品读古诗词中的春节

古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古代诗词中留下了诸多生动的描绘。
让我们一同品读古诗中的春节,
感受古人在这一节日里的喜乐、期盼与情思,
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古诗词里寻年味•墨韵文中品岁华
▪二零二五年新春▪
前言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古代诗词中留下了诸多生动的描绘。
让我们一同品读古诗中的春节,
感受古人在这一节日里的喜乐、期盼与情思,
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古诗词里寻年味•墨韵文中品岁华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记忆与深厚情感。而古诗词,宛如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长河,悠悠流淌,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风情,以文字的形式悉心珍藏。当我们翻开这本诗集,便如同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在古诗词的幽微墨韵中,探寻那历久弥新的年味。
一、爆竹声中,新春伊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的《元日》,宛如一声清脆的爆竹,拉开了新春的序幕。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能看到,在旧岁与新年交替的那一刻,千家万户被爆竹声唤醒,那此起彼伏的声响,如同大地的心跳,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与活力。春风轻拂,带着新春的暖意,悄然融入人们畅饮的屠苏酒中。这不仅是一种物质的交融,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是对旧岁的告别,对新年的期许。“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阳光洒在每一户人家,人们忙着更换桃符,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桃符,作为春节的古老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祈愿,每一次更换,都意味着新的希望在心中扎根。
在古代,爆竹最初并非像我们如今所见的这般绚丽多彩,它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邪祟的驱逐。《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那时的爆竹,或许只是简单地将竹子投入火中,听其爆裂之声,便觉能驱走邪秽。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制作工艺愈发精湛,其寓意也逐渐从单纯的辟邪,演变为对新年的热烈庆祝。在古诗词中,我们能看到爆竹这一元素的演变,它不仅是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
二、团圆之乐,天伦尽享
品读古诗词中的春节
3
帮助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打开/关闭声音
全屏/退出全屏
主页
书架
搜索
下载
语言
留言
弹幕开启/关闭
电话
目录栏
缩略图
缩略图
后退
第一页
上一页
当前页码/总页数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前进
更多功能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单双页切换
文本复制
分享
帮助
关于
全屏/退出全屏
目录
Page 1
Page 2
Page 3
Page 4
Page 5
Page 6
Page 7
Page 8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Page 19
Page 20
Page 21
Page 22
Page 23
Page 24
Page 25
Page 26
Page 27
Page 28
Page 29
Page 30
Page 31
Page 32
搜索
找到页数
后退
前进
主页
书架
缩略图
搜索
下载
语言
留言
文本复制
分享
目录栏
单双页切换
弹幕开启
弹幕关闭
电话
关于
举报
取消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扫一扫,手机阅读

提示信息: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微信扫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登录后阅读

提示信息:

您的申请已发送,请等待管理员审核!
您的授权申请未通过!

分享书刊

分享给您的朋友阅读!

返回
邮件分享

留言×

选填选填

请填写留言内容

留言提交成功,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显示您的留言。

返回
加载更多没有更多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