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宁德时代2017年的电池出货量似乎达到12GWh。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指出,“宁德时代2017年的出货量增至上年的约两倍,在车载电池领域成长最快。作为产能超过10GWh的厂商,其正在成为媲美松下的全球最大规模电池企业”。
报道称,中国2019年将施行“新能源车积分政策”。要求汽车厂商必须生产和销售一定比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新能源车。为避免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的竞争中落后于人,对于日本汽车厂商来说,强化与中国电池企业的合作成为紧要的经营课题。
Químicay Minera宣布与智利政府达成协议,将其碳酸锂年产量翻倍,扩大至约220万吨,一直到2030年。
这一举动成功打压了锂价格(在2017年锂价上涨了29%)但是锂价增长的势头不可避免,相比于铜矿、镍矿和含钴矿,锂的情况相对乐观。但是预计未来两年全球需求量将增长75,000吨,超过此期间新供应量25,000-3,000吨。
单单是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就占整个锂市场的40%,而这个数字到2025年时将会升至60%-70%。而锂市场供应的结构性短缺会至少持续到2020年。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率,三元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处于一个迅猛增长周期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很可能会持续到下一个十年。”Lithium Americas Corp.LAC的顾问Chris Berry分析道。
Tesla的例子摆在眼前,除了极致的追求工业制造的模块化和自动化所带来的问题,电池产能的瓶颈始终是电动汽车生产的关键限制问题。
而铜和镍是限制电池产能的关键因素。因为常年的过度开发,以及铜价走低,在过去十年中资本市场对于铜矿的投资基本处于零增长,而精炼铜和精炼镍的小额赤字预计还会保持增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对新矿的开发和投资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有的铜矿和镍矿无法满足未来不断飞速增长的需求,但勘探和开发的成本在不断升高,而原材料价格还尚未从四年前价格暴跌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下。
鉴于矿产开发和投资必要的公文手续以及政府流程,新的镍矿和铜矿将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市场需要的产能。
特斯拉的产能噩梦会不会成为未来整个汽车行业共同的梦魇呢?
本文只浅谈一下动力电池的金属原材料锂、铜、镍和钴。
Tesla开始交付Model3,并且周产量突破5000辆;沃尔沃宣布计划在2019年淘汰全部纯内燃机汽车并主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丰田大量购入全球最大锂矿业务公司之一Orocobre ORE的股票……这一些列电动汽车市场的举动直接导致了在上个月,全球著名的化学能源公司Socie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