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第1期
    [AI工具新视界】  
主办:中国工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新媒体新生态
 New Media new ecology
      AI新时代
                [ 同业动态】
  [ 技术前沿】
03/AI视频创作一条龙!达摩院寻光”平台炸场WAIC,突破编辑难题...3
01/商汤发布可控人像视频模型vimi.....2
06  大模型||六大行金融科技大模型与生成式Ai看点.................
01/8000字银行AI培训:一文读懂AIGC赋能银行................10-12
02 AI如何赋能银行「存量客户经营」......
04/刘强东“分身数字人”直播!AI应用爆发年还有哪些新玩法?........6


02/AI 重构内容 已成营销新趋势.3
2024年

 内部资料 
分享交流

看视频学操作



    秒建AI数字人直播间

 闪剪智能秒作“分身数字人” 
  Midjourney绘制专属头像  
  快手可灵AI速做口播视频 
01
aI  ERA  New Media new ecology
 

05  对内办公 || 工商银行对内服务型数字员工“工晓伴”创新建设探索
 [数智研报】
02  APP运营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的AI财顾顾问量身定制理财规划.........
03  内容重构 || 建设银行研发文生图模型为全行数字视觉内容输入降本增效
01  公众号运营 || 建设银行客户服务公众号3X5菜单可直接联接3D数字人客服
04  数字直播+ || 招商银行运用A I 数字人直播金融知识宣传
03 2024年金融业生成式AI应用报告......
08  大模型||大模型“卷”向深度,银行一大批金融“智能体”出现
   [新媒体AI体验馆】 
 路加”数字分身“LULU兼职主播 
数字员工“工小征”导读
05 不用写一行代码,就能让你的公众号华丽变身成AI智能,超详细的攻略来了~
     “AI对口型”
         整活照片
     速做口播视频
   


      02
五款王炸
   AI工具
提效10倍+
03
 都是品牌选择了更适用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积极变革。从这个角度看,Ai在内容领域的能力,更像是一种内容生成方式(AIGC) 。
蒙牛,上线品牌的虚拟代言人奶思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改变了品牌的代言人、员工、直播销售等各个方面。早在2022年底,蒙牛就宣布品牌的首位虚拟员工奶思亮相,游牧民族电商虚拟主播身份更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奶思还在蒙牛的多个自制节目中做主持人,在带领大家领略草原风光之余,还与消费者展开了关于牛奶营养价值、品牌故事的对话,骑马、探店、主持、销售无所不能的奶思,既是蒙牛身兼数职的员工,又给品牌建立了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新渠道。 已经启用虚拟人的品牌比比皆是,如屈臣氏推出的虚拟代言人“屈晨曦”、欧莱雅官宣了虚拟代言人为“AYAYI”、肯德基的虚拟上校“Sanders K”、法国娇韵诗则选择了上线就一炮而红的“柳叶熙”、花西子的同名虚拟代言人“花西子”等。



技术前沿
3

        Ai在营销领域有巨大价值已经成为了共识 ,目前Ai已逐步应用于广告素材的筛选、创作、加工等环节,成效显著。而且,人工智能可以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精准分析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喜好,以及拥有大量处理数据的能力,给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目前,Ai技术已经在广告创意的生成、数字藏品以及元宇宙等营销领域进行了广泛运用,让Ai赋能营销成为了品牌激活新变量的重要方式。仅拿品牌的广告创意内容的生成来说,在营销领域是具有颠覆性、独特性、创新性。
                               用Ai重构品牌创意,惊喜不断 
        Ai加持,品牌的内容在叙事方式、视觉效果等方面有哪些改变了呢?一起来看看。
华为:用Ai讲故事 :
    前不久,华为上线了一篇名为《致霞客,至热爱》的短片,内容采用华为终端用Ai技术与徐霞客一起探索世界,续写了他未完成的江河溯源——《溯江纪源》,通过一段跨越古今的时空对话,弥补了中国首代旅游博主的遗憾。  内容以情景假设的手法,与徐霞客一起续写了华夏山河的中国式浪漫,当徐霞客跨越时空限制“穿越”到他毕生探寻的长江源头时,圆梦时刻来了,也让观众感受热爱的力量之余,实现了与人物命运的共情。内容用华为Ai的强大运算能力生成了部分影像与文字描述,纪念了徐霞客的探索精神与执着的热爱,同时让更多人发现Ai技术助力创作者实现创作自由,丰富了内容创作的玩法,也展现了华为Ai在内容创作中的温度感与人文情怀。毕生探寻的长江源头时,圆梦时刻来了,也让观众感受热爱的力量之余,实现了与人物命运的共情。






麦当劳:用Ai重构艺术设计
      华为用Ai讲故事令人耳目一新,而麦当劳则通过Ai创作的“传家宝”,实现了全网刷屏,首发作品仅在小红书上就获得了约90万浏览,成为了去年品牌AIGC营销的经典案例。 这组由《麦麦博物馆系列》上线的作品,其灵感来源于“麦门”信徒的设计,他在麦当劳的经典单品汉堡、薯条、炸鸡、可乐中加入了中国古代文物的元素,赢得了麦当劳品牌粉丝的追捧。于是,品牌以此为灵感,上线了青铜器汉堡、玉薯条、青花瓷可乐等脑洞大开的系列创意,通过材质、场景、光线、镜头、质感等多方协同,让创意更契合营销主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沉浸式参观麦麦博物馆的体验,在充分感受品牌的魅力之余,也被Ai生成的视觉设计吸引,再次加深了大众对品牌的记忆。 还有宝马8系列Gran Coupé的Ai设计投影、王老吉Ai定制罐、六神国风海报、星巴克鲜茶咖设计、瑞幸咖啡
       

  






     左右
     滑动
     查看
     更多
     图片
                                                          






                                 


                                                                 




    AI重构内容,已成营销新趋势
       无论是根据自身形象打造的全新代言人形象,还是直接官宣知名度较高的虚拟“明星”,都呈现出了一个新趋势是品牌纷纷拥抱Ai,以便在新营销中脱颖而出。对品牌来说,一方面虚拟代言人由科技驯化而来,其表达的情感、观点、态度可能稍显生硬,但是一般不会出大错,能够有效降低品牌的运营风险。另一方面,在传播中,原本虚拟形象就是品牌的定制,那品牌围绕虚拟代言人打造的内容、凸显的形象也自然形成了品牌的差异化营销,也能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吸引力。从消费者角度看,有别于以往的真正形象,这个能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形象,新奇感与差异化能够激发消费者对虚拟代言人的兴趣,进而增加用户对品牌的感知。
                                                                  Ai落地有些水土不服
        有人认为,Ai新技术虽好,但是不能“贪”,只因为Ai“靠谱”又“离谱”。“靠谱”的是,新技术的融入,给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内容,焕新了品牌形象,也让其传播更具品牌特质与先锋审美。可有些“离了大谱”呈现,让人明显感到Ai落地有些水土不服。 因为虚拟化程度较高,其呈现的内容与方向更趋于完美,真假难辨,吸引了一大波消费者为之买单。但是可因Ai生成的传播内容与实际情况差异过于明显,让不少消费者有了落差感,甚至产生了令人讨厌的购物体验。 
       虽然小红书、B站、淘宝等平台推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创作者/卖家的展示内容如果有AI生成部分需要明确标注。而Ai客服“已读,乱回”的现象,让消费者头痛不已。当人工智能答非所问时,就很容易让用户对其产生反感,进而厌恶品牌。甚至,有时候虚拟客服无法像真人一样理解用户的需求,其回复的言论或许会误导消费者。AIGC内容生成水土不服还表现在,其设计翻车常有。六根手指的人物海报、表情不自然的娃娃、Ai广告更LOW了、米饭变成了浮云……虽然美丑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明显的错误与扭曲画面的确有些失水准。 
      需要注意的是,Ai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如何界定的问题。如之前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的事件,周鸿祎遭AI创作者10倍“索赔”。我们不去讨论事件本身孰是孰非,之所以会产生纠纷,就因为AI生图内容涉及到“灰色空间”,加上一直以来版权问题本身就比较模糊,那模型生成内容的版权就更难界定。版权不清,或给品牌经营带来新的经营风险。 即便如此,品牌对Ai的运用依然“上瘾”。目前,人工智能在品牌营销场景的运用上,已经探索出了诸多场景,如在直播带货、用户互动、品牌问答多个场景进行了运用。很多品牌因为率先启动了Ai技术在营销传播中的全链路布局,吸引了不少用户的眼球,给品牌带来了超高的双量。
      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确有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但是Ai与生俱来的便捷性、科技化、先锋性以及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与语言、文字、画面、声音的操控能力,的确给营销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和改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人工智能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前景将超乎想象。
                             【文章来源:丨 《营销兵法》微信公众号,作者:知名营销分析师】


   商汤发布可控人像视频模型Vimi      盖茨:白领会比蓝领更早被AI取代
帮助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打开/关闭声音
全屏/退出全屏
主页
书架
搜索
下载
语言
留言
弹幕开启/关闭
电话
目录栏
缩略图
缩略图
后退
第一页
上一页
当前页码/总页数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前进
更多功能
页面放大/还原
自动翻页
单双页切换
文本复制
分享
帮助
关于
全屏/退出全屏
目录
Page 1
Page 2
Page 3
Page 4
Page 5
Page 6
Page 7
Page 8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Page 19
Page 20
Page 21
Page 22
Page 23
Page 24
搜索
找到页数
后退
前进
主页
书架
缩略图
搜索
下载
语言
留言
文本复制
分享
目录栏
单双页切换
弹幕开启
弹幕关闭
电话
关于
举报
取消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扫一扫,手机阅读

提示信息: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微信扫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登录后阅读

提示信息:

您的申请已发送,请等待管理员审核!
您的授权申请未通过!

分享书刊

分享给您的朋友阅读!

返回
邮件分享

留言×

选填选填

请填写留言内容

留言提交成功,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显示您的留言。

返回
加载更多没有更多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