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家人,周二好,今天晚上咱们聊的话题,就是家庭健康简单化。丁师提出的三简生活,其中家庭健康简单化,这么多年,深受大家欢迎,也是比较普及的一个理念。闲人老师在家庭健康简单化践行了十几年了,这方面很有经验,最近得体写了一个“我不是药王,我是拍打师的”的文章,里面也呈现了一个社会现象,很多人对医疗医药的依赖是很重的,却没有换来健康,整个社会的医疗负担也很重,这两年各种自然疗法,包括自然拍打,中医疗法等,各种各样的疗法就是针对了原来以药为主的治疗方法,现在又有新的方法出现,帮助大家越来越健康,今天就与家人们,闲人老师一起聊聊,如何让家庭更健康,如何让健康更简单,方便。
老师:一直以来,在任何时候健康都是一个很关注的话题,怎么让健康更简单,更落地,更融入生活,这也是我们心念养生追循的一个内容。
行者:原来我做过一次培训,里面提到很多的事,包括事业,财富,金钱,健康,长相等等诸多追求的内容,实际上大家都认为健康是所有事情的基础,失去了健康,其他的事项,很难存在了,老师如何看健康是所有事项的基础这句话呢?
老师:如果用数字来说,健康是1的话,后面那些,财富,名利,事业,家庭,房子,都是1后面的0,如果健康失去了,那么0就没有意义了,都成为泡影了。当失去健康时,你去感受那种无奈,那种无助,别说追求了,只是苟且地活着而已。没有了健康,等于没有了一切。后续所谓的努力和追求,只是为了得到健康而已。
行者:通过与老师聊,才知道健康的分量比我想象得更重
老师:是呀,当你失去了健康,才知道一切都没有健康那么重要。
行者:老师说的那么重要,如果健康归0,其他的,家庭,事业,幸福感,名利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钱也买不回健康,能买到的未必是最重要的,而健康,就是金钱买不回来的最珍贵的事情。而现在的家庭,很多人往往有个习惯,一得病,就去医院,找医生,依靠医生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健康与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生的医术挂钩,这基本上成为一个社会的模式,家庭的模式,特别是一些老人,50岁以上的人根深蒂固的想法。现在也有人认为医院也不是什么都能治疗的
老师怎么看待医院、医生在家庭健康里的角色和作用呢?
老师:我理解的医院就是一个修理站,就象汽车修理厂。有病了,部件坏了,做一个急救的措施,但它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有病了去治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观念,他认为只要我没病的时候就是健康的。去医院就是一个修理的过程,该切的切,该止的止。而真正的健康,如我们的养生,是在你没达到病症状态之前的维护,以养为主,而医院是以修为主,没有办法了就去医院修理。平时不保养,坏了,就去换个零件,补充代替一下。
行者:现在西医越来越发达,有换肾的,换心脏的,搭桥,启膊器,脑手术的,觉得西医无所不能,你那儿坏了,都可以换一个人造的,只要你花的起钱,都能修理成功。医疗医术的发展,许多大的手术,微创激光也能成功,手术的水平也更高,大家对大病的恐惧少了,都认为医院可以搞定。
老师:但是修修补补,不代表健康,只是维护你的零件能用而已。关键在于人,对于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行者:老师,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应有的状态?老师认为真正的健康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真正的健康不单单是身体,还有内心层面。昨天谈到一个话题,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同性恋的倾象,这个现象缘于什么?就是内心不健康,违背自然规律发展的现象。虽然身体上是健康的,但内心不健康,仍达不到一个健康的状态。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状态。内心的健康是一种愉悦,富足的状态,这是达到一个高层生活品质展现的过程中,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也就是与自然规律,与自然相整合的状态。
行者:分享一个中医师的健康标准。我了解这个理念,是倪海夏先生,他在西方,在美国也很有名的中医家,在西方很多治不了病,搞不定的事,都找他解决。他是中医的维护者,西医在他眼中不值得一提,这是他个人的观点……他的健康的标准我也认可,他说健康的标准,不用看指标,甚至不用把脉,只要他吃喝拉撒睡,都是正常的,就是正常人,如果这五项不正常了,就不健康了。老师认为这个标准合适吗?
老师:这看在什么层面,吃喝拉撒睡正常的,表面上是健康的,但不见得内心健康。这是我的看法。我觉得身心自由才是最健康的状态。
行者:老师,吃的好,吃的香,是不是也表示内心是安定的,吃的有滋有味,是否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呢?
老师:这样的标准太多,不能以这样的形式来界定。吃的有滋有味,不见得是内心是自由的状态。
行者:请老师再说一下身心健康的状态?
老师:我认为是身心自由的状态,不受任何概念的局限,不受任何情绪的束缚,身心自由的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
行者:这有点像解脱的状态啊,这比健康的标准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