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花家地网事 第15期

CONTENTS

目录

P04 - P09

卷首语

P66 - P74

百家论坛

P10 - P55

  • 媒体和媒体人的转型

  • 记者,你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

目录

P56 - P65

团队风采

  • 小编心声——

P10 - P13

P14 - P17

P18- P22

幕后故事

我们的侨法日记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侨商杯”答题系统上线前的不    眠之夜

P23 - P28

三人行,必有我师

P33- P37

P38 - P41

活动背后是无数人N小时的付出

时间紧,太紧了

P42 - P47

痛并快乐着

P48 - P55

成长,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

CONTENTS

目录

目录

目录

“早知道”每年360个10万+是     怎样炼成的

学向勤中得

P29 - P32

【卷首语】

媒体和媒体人的转型

文/万学忠

刘万永和张显峰都是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是我非常敬重的媒体同行,但他们都转行了。令人不胜唏嘘。
刘万永是《中国青年报》原深度调查部主任,知名调查记者,党的十八大代表。2018年11月记者节前夕,接受采访,他还信心满满地说:“如果有兴趣,新闻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但仅仅几个月后,他递交了辞呈。

张显峰是史上获得长江韬奋奖年龄最小的记者。获奖后不久,通过竞聘,任职《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但他也早早转行了,比刘万永还早。
聊起离职的原因,他们讲“薪酬低”不是第一因素。让他们困惑的是继续坚守与职业理想的冲突。他们都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都有“夜阑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
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无奈离开。坚守者则需要寻找坚守的支点。

“情报”。情报的产生,可以基于独家获悉,也可以基于独家加工分析得出(比如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有这个能力的媒体,就是“智库型媒体”,这是媒体转型的一个方向。

其次,媒体和媒体人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拓展、升级。新闻信息传播是媒体的基本功能。情报,是“信息”的高级形态,但仍属于“信息”范畴。转型时代,

这是一个媒体转型的时代,媒体人也需要和媒体一起转型。窃以为一个是信息传播功能的转型,另一个是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型。
首要的,媒体和媒体人传播的信息要升级,要从“信息”升级为“情报”。在机构媒体垄断传播渠道的时代,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是“你说什么,我听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没的说”。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对信息获取渠道多元了,机构媒体供给的信息只要不是独家的,对受众的意义就不大了。这种情形下,习惯于发通稿的记者变成“多余人”了,媒体和记者必须有能力向受众供给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姑且称之为

媒体和媒体人的服务功能除了信息(情报)传播,还要拓展到参与社会

我们被时代要求不仅仅要做航船的瞭望者,不仅仅要做森林的啄木鸟,还要做航船的机械师,还要做森林的伐木工……你准备好了吗?

这两个转型升级对媒体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极大的挑战。当

治理实践,服务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人民网要有能力建设党史教育智慧展厅,教育网要有能力建设青少年防灾教育基地,法制网要有能力输出一整套的“法治政府建设方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媒体到实践中去承接项目,既要

有能力提供制度设计,也要有能力组织动员相关力量做好硬件建设。

2020年12月24日,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总结颁奖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历时近一年的系列活动至此完美收官。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或许只是一届法律知识竞赛、一个网络专题、10个系列图解、20期动漫视频……但背后看不到的,是项目

参与活动的部分小伙伴合影(从左至右:石磊、滕润华、韩毅、秦静、赵暖芷、金孟祺、高润、童悦敏)

我们的侨法日记

【幕后故事】

组小伙伴辛苦付出无法细算的工作点滴:几十万字的政策法规资料梳理,不断推翻重来的文案脚本撰写,夜以继日令人头秃的图解动漫设计,加班加点让人肝疼的视频配音剪辑,夜不能寐教人殚精竭虑的各

一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并最终受多方点赞,是集体的心血,是上至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到团队成员齐心协作共同撑起的。在此,向所有参与项目的小伙伴道一声“辛苦”。
当然,我们也不忘请部分参与项目的小伙伴聊上几句他们的经历与感悟——

种沟通对接……

(点击小图看大图)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文/视频中心 郭皓琨

22点16分,侨联动漫第一期第三次修改版通过!秦老师微信发来3个赞,赵老师夸“完美”,柯老师说“特别

星期六
2020年7月11日

这次侨法线上系列活动的20期动漫视频“侨法云课堂”,我需要承担10期。还记得刚接到工作任务时,我是两眼一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制作完整的MG动画。
这几天,给我的时间非常紧。因为疫情居家办公,我白天晚上地坐在电脑前构思、设计。动漫人物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场景怎么搭建?人物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如何连贯……甭管吃饭还是睡觉,我都在琢磨,想得头秃。因为第1集的形象和框架是为后面

棒”。哎呀,作品被老师们肯定,别问我感受,问就是飘了!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吧,我想。只要小伙伴们团结齐心、携手共进,勇于面对并迎接挑战,最终我们必会战胜困难、成就彼此!

我挺佩服李升姐的。解说词每次修改,

19集定调铺垫。我很焦虑,怕自己创意不足,怕做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怕时间紧张完不成制作给团队拖后腿……关键时候,家里电脑还拖后腿,运转速度贼慢。从场景的搭建到ae里的动画制作再到pr中与配音配乐音效的合成,1分多钟的样片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幸好有老师们的热心指导和不断鼓励,晚上九、十点钟还在微信群里出谋划策,让我慢慢对怎样设计出一个鲜活形象有了越来越具象的想法,整体场景搭建也在一点一点打磨中完成。

哪怕多加一个字都需重新配音,她不厌其烦、毫无怨言。我的作品正是因为有了升姐的配音才能如此完美!

星期日
2020年7月12日

明日零时,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就要正式开始。这次

“侨商杯”答题系统
         上线前的不眠之夜

文/政府服务中心 路双英

活动是首次在两个微信平台同时发布试题,海内外同步推进,此刻我是紧张又忐忑。

7月初,我接到通知,得知中国侨联普法办微信公众号将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联合举办本届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我负责平台维护、试题发布、获奖名单整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当时最要紧的,是要与第三方技术开发公司沟通策划搭建一套新的微信平台答题系统。说实话,从加入项目组到现在,我就没怎么睡过一个囫囵觉,因为按照活动要求,时间紧任务重,要确保活动顺

还记得一周前,我随同秦静老师、赵暖芷老师冒雨前往侨联汇报工作进展。彼时答题系统刚刚搭建好,为了能顺利通过审验检测,秦静老师提前一天带着我进行内测,耐心地一道一道程序过、一个一个细节审。正是得益于此,当时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第二日的汇报演示顺利通过。要知道,在测试阶段,我们所有的工作都须在深夜和凌晨进行,原因是担心网友错以为活动已经上线启动,误选误答。

今天下午,侨联领导又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希望在下拉菜单中按照洲际划分增加国家选项,以便收集和了解全世界不同地区参赛者的情况。前期计划是没有考虑这一点的。几个小时后活动就要启动了,突然要增加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名称选项,来得及吗?我一下子有点蒙,几乎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情急之下我忽然想起外交部官网应该有现成的国家名单,赶紧上网查找,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夜已深,快到零点了,活动马

利进行就必须加班加点、分秒必争。

讲真,很幸运加入侨法项目组,秦静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建议,助我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理顺工作思路、有效解决问题,更让我学会了认真和担当。
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三人行,必有我师

文/柯榜凯

今年的三伏天格外长,40天。昨晚我劝秦老师和暖芷老师别过来了,太热,等过几天出伏了再来。可秦老师说,她心里跟火燎

我们专注讨论动漫视频细节

星期五
2020年8月21日

上就要开始。刚刚我又再一次检查了所有的程序、答题步骤和试题,以确保万无一失。

一样,要赶紧讨论商议把后续的动漫主题和提纲确定下来。

也是。从7月初我动手开始写第一期动漫脚本起算,到今天动漫作品才完成5期,后面还有15期!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了,天干物燥,我们都着急上火。
组建动漫团队完成这么大一个项目,对所有团队成员们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谁都没经验,且困难重重。首先,每段解说词都要有准确的政策及法律依据,但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些政策法规早已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政策只有内部才掌握——光查找和核对工作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其次,动漫

脚本要同时供稿给网站动漫制作团队和外聘动漫制作团队。自家小伙伴沟通起来比较顺畅,但外面的团队就不一样了,对作品内容理解不够到位、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画面表达不太准确,需要反反复复地沟通磨合。再者,侨联领导也精益求精不断提要求,涉侨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一个字一句话的表达不准都须返工修改……前期进度过慢,所以我们仨商量,碰个头吧。为了照顾我居家办公的实际情况,她俩顶着烈日就来了。

从13点到19点,整整6个小时,我们仨屁股都没顾上抬一抬,终于确定了后15期的主题、方向和框架,哪些内容是可以缩减的,哪些内容是应该增加的。比如因为

今天她俩说什么都不肯留下吃晚饭,因为一个要回去赶报告,一个要回去审“早知道”。
和秦老师、暖芷老师同事10多年了,我们一直是工作上的好搭档。如今参与同一个项目、进同一个组,我感觉对她们又有了全

住房制度的改革,华侨享有的房改房政策没必要做了;民法典实施后,“继承”和“收养”这两个原本就被侨胞高度关注的话题需着重普法,原本计划做一期现在分别做一期;涉及华侨子女教育的政策内容详细且庞杂,我们决定分3期介绍……

新的认识,从她们身上看到了更多优秀的品质。

秦老师考虑问题更为全面、细致、认真。我早上起来看手机,经常会收到她凌晨两三点发来的信息,要么是前一天报审给她的动漫场景某个词用得不准确、要么是她想到应该再补充某个点,她总会随手发来(不用说,她又失眠了)。
暖芷老师平时话不多。今天下午的讨论会上,她接了好几个电话。我知道,在这次的项目里,她承担着上通下达的任务,一部手机,一头连着侨联领导,一头

连着专题组、图解组、动漫组等多位小伙伴,她应对沉稳果断、处理有条不紊。要是换作我,嘿,早抓狂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诚不欺我也!

学向勤中得

文/官网运维部 王丽

20点半,刚安排好儿子写作业,手机准时响起。是柯姐。
不知不觉和柯姐又打了一个多小时的

星期一
2020年9月14日

电话。动漫视频最后3期的解说词如何修改,我捋清楚了。

在这次侨法项目中,我负责系列图解的资料整理、提纲梳理以及部分动漫脚本的草拟,柯姐负责指导审核。我俩电话沟通,经常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挂了电话,我耳朵生疼,头嗡嗡直响。如果要问我参与这个项目难不难?难,实在是太难了。这些图解和动漫内容涉及华侨回国定居、公益捐赠、婚姻指南、子女入学等多个方向多种法律事项。还记得项目启动初期,侨联给了部分参考

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资料存在严重滞后:有的是相关法规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不衔接的,有的是主要内容明显过时或者实际失效的,还有的因政策的特殊性每年都会做相应调整有新变化的……没办法,只能把所有资料重新整理。柯姐带着我查阅了数十部涉侨法律法规、近百个相关政策文件。

于我而言,颇感吃力的地方还在于,自己之前虽在中国政法大学系统学习过两年法律知识,但一是涉侨政策多,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二是涉侨法条多,特别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旧法之间如何衔接、如何进行准确表达是个难题;三是自己

这段时间,我经常晚上和周末也拉着柯姐一起加班,逐条逐款核对、逐字逐句修改。沟通打磨的过程,让我感受到柯姐的严谨认真。每当她发现我提纲上的问题,就会细心地在文档中标注出来,并注明现行政策法规出处和具体条款,有时甚至细致到哪个规定是哪年被公布废止的。随后电话沟通,为什么改、怎么改,这也助我逐步吃透涉侨相关政策法规。
这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难得的工作经历。工作就是需要在不断磨练中成长。我坚信,学向勤中得!

活动背后是
无数人N小时的付出

文/运营中心 滕润华

为了侨法活动颁奖仪式的顺利举办,

总结颁奖活动会场上,赵菲(右一)、金燕(中)、高润正在核对名单

星期四
2020年12月24日

法律功底不够,专业知识欠缺。

昨天中午,秦静老师和赵暖芷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行及设备提前一天入场布置。

帅小伙滕润华坐镇嘉宾签到台

我主要负责签到和迎接各级领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嘉宾入住酒店前需要协调和对接的手续挺多的。我

需要提醒嘉宾配合酒店的防疫安保措施进行检查,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等嘉宾签到后再递上活动手册,告知流程。

今天一大早,颁奖仪式所需的40个奖杯和奖牌要搬到会场。这种体力活,交给我们男生分分钟搞定!没想到我胸脯拍早了啪啪打脸,酒店铺设的厚重地毯给搬运工作带来很大阻碍,小车推不动,拉着还费劲。多亏有“健身达人”石磊帮我。他笑着说:“这还不够我练一组哑铃的量呢!”就这样,我俩来回搬了4趟折腾一个钟头,当然他也被迫“练”了4组。

紧锣密鼓的颁奖活动用时1.5小时,但我知道,各种前期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远不止10倍、20倍的1.5个小时,其中有种种繁多无法想象的琐碎事项。最佩服的是秦静老师和赵暖芷老师,一个个电话安排协调对接,一遍遍彩排不厌其烦,甚至昨晚其他人都休息了她们还在讨论如果遇到突发紧急情况该如何应对。

协调车位也不顺利,磨破嘴皮,酒店才给我们预留下两个免费车位。这怎么够!我只能提早守在停车场占车位。北京冬天的早晨是真冷,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只后悔没套条棉裤……

2020年的平安夜很难忘。何其有幸,我能够参与到侨法活动颁奖仪式的幕后工作中。老师们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参加各种活动,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积累经验。 

时间紧,忒紧了!

文/视频中心 韩毅

昨天侨法活动颁奖仪式圆满落幕,今天同事就告诉我,侨联领导专门致电给

下班了,视频中心加班加点是常事

星期五
2020年12月25日

大家点赞!虽然自己只参与了制作宣介片及拍摄活动现场花絮这些工作,远不及秦姐、暖芷姐和其他小伙伴从头至尾几个月跟下来付出的辛劳多,但我的成就感一样UP。

对我来说,整个任务贯穿始末的就三个字:时间紧。
忒紧了。我接到侨法活动视频宣介片制作任务是12月9日,距离活动正式召开只有15天,当时我手边还有另一个视频制作任务。工作意外“撞车”,说不焦虑那都是假的。但我也知道,无论

如何都要克服困难完成工作。这期间感谢领导帮忙协调了外援来分担部分工作,确保片子按时交付。

整理好先期素材和分镜头,等我拿到解说词定稿,是5天后。按照流程,下一步应该进入配音和后期制作环节。但那几天,项目组一直在苦苦寻找符合要求的“浑厚男声”。时间等不起,能不能在没有配音的情况下先行制作画面呢?没有配音,意味着无法剪辑出准确的画面时间。但我得试试。
说干就干!画面的剪辑需要根据配音的内容和节奏来进行。为了确定每个画面的大致时长,我边播边剪边自己读解说词。这样

可以初步确定出一版的大致时长,等正式配音出来再做调整。虽然增加了工作的重复度,但是可以直接提升工作进度。这期间小状况不断:素材不足需要补充、外援进度比较缓慢、渲染时间意外增加(外人可能很难想象,一段36秒的包装,渲染用时居然需要4小时26分钟……)好在,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视频宣介片按时顺利完成!

感谢项目组小伙伴们,治愈和消融了我那些天的小“崩溃”。他们细致负责的态度、勇往直前的劲头、互帮互助的支持,乃至大家伙儿围在一起吃饭时的“话疗”,无一不是支持我圆满完成工作的信念。

痛并快乐着

文/综合运维部 赵暖芷

组稿、画版、改稿、调版、审稿、定

星期六
2020年12月26日

版、校对、签字、付印……昨天一整天都被各种紧张忙碌充斥着,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蓦然发觉,距离上一次做报版已有十多年,所幸,“手艺”还没荒废。

《纪念侨法颁布30周年活动圆满收官》,盯着版面上黑白分明的大标题,我竟有一瞬间的恍惚,原来这个与我“纠缠”半年之久的项目已走到尾声,感慨、不舍、解脱、欢喜、沉默……说不清的复杂感情在心中层层叠叠蔓延开去。
侨法活动历时半年,于我的历练升级却不止一个Level。

赵暖芷(左)和金孟祺在颁奖活动会场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一个大型网络专题、3个月的线上知识竞赛、10个系列图解、20期动漫视频、一个线下颁奖仪式、一部宣介视频片、一整版图文报道,2020年初疫情过后复工复产的第一周,任务就这样打包发来。每项任务都有限定的时间,多个任务要同步推进。于是,成立项目小组、撰写产品策划、搜集提炼素材、统筹分工安排、协调对接沟通,一猛子扎进去,我才发现自己业务田的贫瘠,要深耕的地方太多了。

法要点更加突出?微信竞答如何布题才能增加用户黏性、涨粉引流?视频宣介片如何剪辑制作才能体现高科技元素?筹办大型会议要思虑铺垫多少细节才能保证现场不出状况?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学习的重要+团队的力量。必须承认我们团队小伙伴真的很棒,每一个项目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展其长,用他们的热情与智慧打磨出一个个精品,这些年轻的媒体人带给我很多工作上的思路和灵感,也让我看到5G时代的媒体未来。所以,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天加班的日夜,那么多个电话打到自动关机,那么多次与合作方沟通协调时的口

晦涩的法条如何梳理提炼才能让图解更加简明易懂?动漫脚本如何设计才能让普

干舌燥,那么多回反复修改产品到几乎崩溃……我仍然痛并快乐着坚持一路走来,努力付出的同时也在用力汲取。侨法项目于我,是一种互相成就。

时光如箭。十余年间,我完成从纸媒到网媒的转换,又遇到融媒的全面开花,一个老媒体人面对的不是简单的业务升级,而是颠覆性的理念换代。如今,想要表达的内容有了更丰富的展现形式,要写得了微信文案、要P得了专题图片、要绘得了数据图解、要做得了视频动漫……在受众阅读体验越来越简明生动的现状背后,是新

犹记昨天给版面编辑回复“签字付印”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这两天的天气:晴好。侨法30年宣传活动已划上完美句点,但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人,我一直在路上。感谢这个项目带给我的收获与成长。明天,再出发!

闻人不得不面对的越来越复杂高级的业务挑战。

成长,
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

文/秦静

总结颁奖活动当天,法制网副总编秦静向法治日报社社长邵炳芳介绍相关情况

2020年的最后一天,天气晴朗、温

星期四
2020年12月31日

3月的时候,接到普法局电话,说中国侨联的蔺处想咨询线上知识竞赛的一些技术问题,让我帮忙解答一下。没想到,这通电话便是侨法项目的“缘起”,让我的2020年生出许多难忘的记忆。
那天的电话打了快一小时,我们聊了竞赛系统的功能和开发,聊了竞赛的组织和实施,聊了奖金的发放和注意事项,聊了谁执法谁普法和电商法项目,最后聊到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宣传……谈话内容

暖,心情出奇地好,回想这一年,真是奇妙。

中国普法网服务全国普法办多年,承

视频中心的李珍(左)和李全一在活动现场调试摄影器材

办的活动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本以为这类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没想到,即便感觉事前做足功课,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项目真正运行起来,难度仍是超过预想。猛然发现自己多年服务机关积累的经验和建立起的分寸感不足应对侨法项目的复杂多变,之前对“项目”的理解也过于扁平单薄。从前以为开个餐厅嘛,厨师做菜好吃就可以了,但实际运行起来,才让我深刻体会到这是个统筹、平衡、协调的系统工程:不仅菜品要好,店面装潢、人员管理、进货出货、安全卫生、财务账目、宣传推广,甚至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关系,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侨法项目便

早已“超纲”,双方一拍即合,相谈甚欢。放下电话,为期10个月的侨法项目便迅速启动了。

是如此。从方案的反复磋商到产品形态的确定,从调配人员建立项目组到各项具体任务的统筹分解,从产品质量的把控到多线程进度的推进,从与4家甲方单位的协调平衡到与3家乙方公司的调度沟通,从各类报批流程的严密对接到商务风险的严谨防控,从网内到网外,从社内到社外,每天面对千奇百怪的“突发状况”,要用最短的时间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把控项目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我跟项目组的同伴开玩笑说,这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困难一个个磕,不懂的一点点学,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用忘我的精神和共情的能力去打赢这场游戏。10个月的

柯老师问我,会用什么关键词去总结这个项目,我想了很久,很难简单去形容在侨法项目中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它像个生命,大家共同孕育了10个月,过程当中我和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经历过焦虑和崩溃的暗夜时分,也感受了充实和成长的高光时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获得。于我个人来说,不怎么美好的感受我会很快忘掉,只留下那些关于成长的快乐记忆。比如专题图解上线竞赛数据飙升,群里被侨联的点赞刷屏时,自豪的快乐;比如看

项目,我们就在这一关一关的进阶中艰苦地闯过了。

到郭皓琨交来超出预想的动漫样片时,如释重负的快乐;比如韩毅连续熬了几天的视频短片被侨联主席称赞时,骄傲的快乐;比如看到暖芷姐发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活动专版时,惊喜的快乐;比如很多个“某一天”,看到柯老师凌晨在群里提出的产品修改意见时,难过的快乐;比如跟法务财务一起字斟句酌严把程序时,“偷学”的快乐;比如活动现场看着每个工作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时,安心的快乐。还有,和刘青无数次讨论程序管理和风险防控时,相互扶持的快乐;于姐来找我自请到现场帮忙时,感动的快乐;遇到问题愁眉不展领导们给出建议时,茅塞顿开的快

乐;颁奖仪式后我和侨联“战友们”相拥而笑时,胜利的快乐……这些都是我关于2020年最珍贵最幸福的记忆,因为在不断的打怪、进阶、升级中,我们都成为了更强大更熠熠生辉的自己!

【团队风采】

“早知道”每年300个10万+
                          是怎样炼成的

文/手机报 李雯 李桃 董博

普法君的“早知道”可知道?读来仿佛一句绕口令,然而这可是“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的王牌栏目,也是该公号唯一的原创栏目,全称“法治热点早知道”。
2019年3月,手机报编辑部正式加入

到制作这份“法治早餐”的项目团队中。该项目运营至今,粉丝2000万,每月近30篇10万+,斩获网站月度优秀一、二、三等奖奖项。小编们完全可以拍着胸脯傲视群雄:我们可是每年生产360个10万+爆文的项目组哦!

小编心声——

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成为爆款得到各级领导表扬、业界认可、粉丝好评,“早知道”每年360个10万+是怎样炼成的呢?《花家地网事》编辑部特别邀请了承担该项目编辑任务的部分小伙伴来讲述其中的喜乐与艰辛——

项目产品从最初阅读量只有几千到如今几乎篇篇10万+,这其中的酸甜苦辣,确实值得说道说道。

2019年全国两会后,手机报编辑部正式加盟“法治热点早知道”(以下简称“早知道”)项目。两年多来,从最初接到项目时的手忙脚乱和倍感压力,到现在已习惯适应了快节奏和高强度;

(从左至右)董博、李桃、李雯

手机报编辑部现有我们小编3名,每天除需要编辑和发送手机报固定产品外,还需同地方法院、检察院等其他合作单位就稿件事项进行沟通,工作琐碎且流程繁杂。所以当“早知道”任务布置下来时,我们几个无不头皮一紧:这是一档发布在“中国普法”微信公号上的新闻早餐类产品,内容要求丰富全面、新鲜典型,同时又要求文字精炼简明易懂,看着只是几十条新闻资讯的组合,背后的搜集梳理提炼

万事开头难。项目刚开始时进展不算顺利,找选题、编稿件、一审二审配合等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磕磕碰碰。我们仨选题思路不同,对新闻的关注点侧重点也不同,导致风格差异较大,经常被编辑部主

可着实不简单,而且该产品严格要求三审三校流程,每天一早推送,全年无休,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量几乎翻了几番!具体该怎么编辑制作?现有人员如何分工?是不是以后所有的节假日都要加班?而且最重要的,该项目是网站、报社以及部领导都在关注的,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乃至做出更好的成绩?大家心里都有点惴惴。

任暖芷姐打回来重新找;有时候选题通过了,但文字内容又被二审编辑打回来修改;好不容易过了二审,三审领导往往又会因为出现了更好的新闻而要求替换掉原有选题……每天从上午10点浏览海量信息搜集选题,到下午确定选题、编辑文字、配视频链接,再到晚间多次撤换稿件补充新内容,三审领导审定终稿发给后期平台编辑推送,一个流程下来基本都已是凌晨了。第二天又是如此循环往复,大家都很疲累。

但即便累,我们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这份累不能白受,一定要做出点样儿

来!一方面,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同类新闻早餐产品,挖空心思琢磨什么样的标题更吸引粉丝,什么样的产品风格能更抓读者眼球;另一方面,我们变身王婆,在朋友圈努力“吆喝”自己的产品,也厚着脸皮动员所有同学同事亲朋好友帮我们“广而告之”,项目组里各个成员、网站领导甚至连邵社长也在帮忙转发微信群。4月下旬,“早知道”出现了第一个10万+!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从0起步做到了10万+!那一刻,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与此同时,部里领导也对我们项目组给予了充分肯定,专门给报社写了表扬信。我们一下子有了信心和干劲。慢慢

地,我们摸索到了一些门道,相互间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选题通过率越来越高,稿件编辑质量也不断提升,阅读量“芝麻开花节节高”,10万+成为“家常便饭”——“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从800万涨至如今的2000万,“早知道”功不可没。

当然,10万+的成绩是动力也是压力。“早知道”产品新闻条数多、字数多、粉丝多,这“三多”就要求我们“零失误”。不知道“失眠”是不是所有新媒体小编的职业病?每天稿件修改终审完毕通常已在深夜,但因为之前精神高度紧张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早知道”每年360个10万+的好成绩离不开项目组每位成员的努力和付出,更离不开从部里到报社、网站、部门各级领导

的悉心指导和支持:普法局领导每天亲自批改;邵社长除每天帮推广转发外,也经常会给我们提出中肯细致的修改意见;小编背后还有强大的二审三审老师和部里的平台编辑作为支撑,他们为每天的“早知道”审核、把关,熬到深夜……

和兴奋,无法一下子放松,我们躺在床上总要很久才能入睡,凌晨两三点钟还在辗转反侧也是常事。各种小长假大长假也被我们习惯性“自动屏蔽”:春节家人守岁的夜晚,我们正在编稿;别人休闲娱乐的周末,我们搜集配图;假期里朋友在出游的路上,而我们在找选题的路上……无他,只因我们是“早知道”团队,我们要按时按质交出作品回馈读者。

两年多来,“早知道”既像我们呕心沥血带出来的“孩子”,也像与我们一起共同成长的伙伴。今后我们会继续一步步踏踏实实走下去,去创造更多的10万+。奥利给!

文/原文教部 田琦

记者,
你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

从右往左数第4个为作者  
              摄/西畴县委宣传部

这几年我曾前往浙江、云南、贵州等多地采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的一次采访经历。

7月2日上午,飞机一落地昆明,采访报道组便匆匆坐上大巴车前往文山市西畴县岩头村。

【百家论坛】

“脱贫攻坚”做出过贡献的人。

那年7月初,我参加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远赴云南省文山市西畴县,报道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那些为

原本计划行驶8个小时,由于当天文山大雨加上山路崎岖不平,最终走了12个小时才到达西畴县。采访只能推迟到第二天进行。

道路崎岖,村落分散,交通不便,这是我对西畴县的第一印象。
第二天一早,采访报道组来到岩头村。岩头村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以前没有路,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这亘古不变的道理村民也深知。有村民告诉我,以前没修路的时候,孩子们徒步上学往返要走两个多小时;家里的猪该卖了,只能用人力将猪抬出去

卖,甚至发生过人和猪一起摔下山的事,导致人受重伤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所以,修路势在必行。

村里修好的路解决了大问题    摄/田琦

当李光祥向我们转述小儿子的这句话时,这个中年男人潸然泪下。在泪水中,我看到了他的心酸和自责;但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却是坚毅且不悔。
最终历时9年,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路修好了。路通了,陆续有企业进驻岩头村,村民可以不出村不离家就在本村打工。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相应地,

按照村小组的商议,每户每年拿出3000元钱给村里集资修路。为了凑修路的钱,村民李光祥一家选择北上安徽打工,不料在打工的过程中,李光祥的手臂被绞断,术后恢复还需要一大笔费用。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两难抉择摆在面前:家里的小儿子考上了北京某民办大学。“手臂治疗还可以缓一缓,我自己倒是不太在意,但是拿钱供孩子上学还是修路?这让我发愁。小儿子看出我的心事后,有一天突然对我说:‘爹,供不起我读书我能理

在村民向我讲述修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时,有一个故事令我动容。

解,只要这条路能修通,我就觉得值得。’”最终,李光祥将钱打到了村里的账户中。

假如没有这次的采访,也许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李光祥们做出过怎样的奉献。而记者所要做的,就是俯下身去倾听、去见证,将这些无私奉献的人和精神,客观真实地记录并报道出来。
如今距离岩头村那次采访已时隔一年有余,但我仍然会时不时想起那对父子。今年2月,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

是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活发生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巨大变化:以前村民全家年收入才3000多元钱,而现在人均月收入就达1500元;以前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现在“肉想吃就吃”;以前路不好走,进城来回要4个多小时,现在“花一半的时间就可以了”。

采访结束后,我陷入沉思。其实,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像李光祥这样“牺牲小我为大家”的人有很多。他们平凡普通,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勇于担当,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唱出了一曲曲激荡

人心的歌曲,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们这样的凡人善举理应被铭记、被传颂。

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那么,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李光祥的小儿子有没有沿着修好的康庄之道重新走上求学之路或者从此走上致富之路?不过我始终坚信的是,他们现在一定比我遇到的时候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

突然想起自己在大学毕业时曾写下过这样一句对于新闻的理解: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

花家地网事

  总编辑:万学忠
         副总编辑:马岳君  于澄  
执行主编:柯榜凯
文字编辑:柯榜凯
美术编辑:何佳君
封面设计:张海梦

第15期

法制网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