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砀山

DANGSHAN
砀     山

世/界/梨/都

  砀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古称下邑,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
东南连本省萧县,由南到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毗邻;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相连,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接壤。
  总面积119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砀山县下辖13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砀山县常住人口为765564人。  
  砀历史悠久、资源富集,自秦置下邑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城史。
  砀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誉,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西甜瓜之乡”。
  2010年4月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
  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唢呐之乡”,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故里。

DANGSHAN

DANGSHANJINGDIAN

  金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黄河从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决口流经砀山,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从兰阴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溃决,黄河改道北徙,不再流经砀山县,原砀山境内黄河成为废河。故黄河在县境内长46.60千米,流域面积277.80平方千米。
  砀山古黄河省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以地质地貌、水体景观为主,辅以典型地质剖面和生态人文景观,有黄河故道湿地、黑龙潭等水域风光,有黄河故道林场、万亩果园等生物景观,有古黄河大堤等治黄遗迹,也有突山文化遗址,以及酥梨等水果采摘节等旅游商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

黄河故道

DANGSHANJINGDIAN

  砀山素有“梨都”之称,以盛产酥梨年产量15亿斤左右,砀山梨销往欧、美、东南亚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名扬海内外。近百万亩连片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0亿斤,堪称世界之最。
  在砀山近百万亩果园中,古树奇观砀山有逾百年老树六万余株。在园艺场侯楼分场一处百亩老梨园,梨树多有百岁高龄,满园古树,肌肤苍黑,铁干嶙峋。梨园中间,被誉为“梨树王”的一株老梨树,华诞已一百八十余岁,占地0.3亩,年产酥梨4000余斤。因其树形大、树龄老、果实硕大、黄亮美观、皮薄多汁、酥脆爽口、香浓味甜闻名于世。

梨树王

DANGSHANJINGDIAN

  突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是砀山首家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景区。
景区楼台亭榭曲径回廊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景色怡人。
  各种树艺造型修剪的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田园画卷。
  同时,古式花轿、花车、骑马、骑骆驼游园、花船荡水等游玩项目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突山

DANGSHANJINGDIAN

  潭深有2斤生丝不到底的说法,潭水四季清如竹叶,碧波荡漾,是人们夏季避暑沐浴的极佳场所,潭东侧是千亩生态养鱼浅水塘——曹巴窝。 潭西侧是红白斗绝的莲藕池,南岸上有文化娱乐中心,休闲亭,体育场,北岸上有甜食店,阅览室。
  现在的黑龙潭,与往年不一般。潭南岸新修的防洪大堤上,每年春天,树木苍翠,野花烂漫,百鸟啼鸣,生机盎然;站在堤顶,放眼北望,烟波浩淼,波光闪闪,小船轻悠,歌声荡漾,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黑龙潭

DANGSHANJINGDIAN

  位于唐寨镇光明村,有1664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亲手栽下的梨树,距今已有300多年。
  这里有树身分五枝,像老佛爷之手的玉佛手树,有相依为命的夫妻树,有像情人热恋中的情侣树,有威严刚劲的大将军二将军树和像兄弟俩团结齐心的兄弟树。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到了每棵大树前,可以施展丰富的想象力,品味大自然造就的奇特姿态。像这样百岁以上的老梨树这里有几百棵,所以称此处为老梨树群。

乾隆御植园

DANGSHANMEISHI

  砀山酥梨是我国果品中的名产。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驰名海内外。
  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酥梨

西瓜

  砀山西瓜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特产。产品以个大,皮薄、沙脆、甜度高、耐储运,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砀山素有“西瓜之乡”之美誉,砀山西瓜素以皮薄汁多、甘甜爽口而闻名。它被列为安徽省特产瓜果之一,砀山西瓜种植面积数十万亩。

  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县城内有名的潵锅多为回民经营。

DANGSHANMEISHI

黄桃

木炭烧饼

  用木炭烧烤的烧饼,味道独特,脆香美味是砀山的特色美味小吃。

  砀山黄桃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特产。砀山黄桃品质超群,果肉金黄,无红色素,做出的罐头不浑汤,酸甜适中。 
  砀山县是全国优质黄桃生产基地。黄桃是当地果农的“黄金桃”。

潵汤

DANGSHANMINSU
WENHUA

唢呐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属安徽省级非物质遗产。
  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
  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
  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并逐渐发展成吹奏各种戏曲、曲艺、曲牌、模仿唱腔。
  上到国家专业团体,下到平民百姓生活都有唢呐艺术的出现。

DANGSHANMINSU
WENHUA

四平调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

DANGSHANMINSU
WENHUA

年画

  砀山年画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艺术品。
  砀山年画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叫“画片”,至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DANGSHANMINSU
WENHUA

毛笔制作技艺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历史久长悠远,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
  砀山碧云轩毛笔品质极佳,中外驰名,无论是使用性还是观赏性都堪称中华一绝。

兰花印染技艺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