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工智能与临床创新研究院月刊 总第002期

2020第2期

*  本月刊仅供内部员工个人学习参考,请勿外传

主办单位:
人工智能与临床创新研究院

影像前沿技术跟踪月刊

Monthly Journal

新冠肺炎特刊

新冠肺炎整体解决方案——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 ‘火眼AI’+NeuMiva平台”

1

新冠肺炎整体解决方案—“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 ‘火眼AI’+NeuMiva平台”

2

3

对抗新冠肺炎,东软医疗车载CT解决方案

4

Contents

目录

5

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介绍 (上)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抗击“ 新冠“一线新武器

“火眼AI”—东软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 

医学影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作用及思考

6

新冠肺炎的整体解决方案——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 ‘火眼AI’+NeuMiva平台”

05

04

疫情爆发后,为了帮助诊治医生快速有效地筛查疑似病例,东软医疗凭借在医疗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和影像云平台的深厚积累优势,深入探索新冠肺炎实际临床筛查、诊断和防控需求,及时推出了针对新冠肺炎的整体解决方案——“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 NeuMiva平台 + ‘火眼AI’”,破解新冠肺炎诊治中的痛点。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

东软医疗创新推出的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独立于室外的全身型方舱检查单元,患者医生双通道的设计,可减少病毒传播,避免交叉感染;无需安装、7日即可交付的高效率可有效缓解医院疫情救治的巨大负荷,解决医院机房不足的问题;远程5G传输图像,可帮助诊断资源不足的医院,通过东软医疗云服务得到远程诊断结果,帮助更多的新冠患者尽早实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

根据最新的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和专家共识,依托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属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组建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东软医疗MDaaS团队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征象,快速研发和推出新冠肺炎智能辅助筛查系统“火眼 AI”。它是集新冠肺炎早期筛查、病灶快速检测、疗效评估和病情进展分析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供于科研使用。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机动灵活 雷厉风行 

“火眼AI”:火眼金睛 明察秋毫

转自东软医疗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AC43mJRngo2fXvOtKEE9dA

07

06

NeuMiva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互通互联 应用共享

“火眼AI”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快速针对患者CT影像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的典型征象的智能检测,可快速标记病灶位置、精准评估病灶情况。并通过本地版及云端版等多种应用形态的方式实现快速部署,医院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应用形态。“火眼AI”的快速落地,将大幅度减轻医生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诊断质量,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患者,助力控制疾病蔓延。

NeuMiva云平台,是为医院提供云端存储、云端诊断等专业远程影像诊断服务的开放平台,可实现各级医院间的互通互联,便捷及时传递疫情动态和沟通有效的诊疗方法,让分布全国各处的专家,无需到疫区即可为疫区提供支持。

疫情期间,为尽快帮助疫情有效诊断,东软医疗研发团队已经在 NeuMiva云平台挂接了多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软件,其中有来自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火眼AI”,也有来自深睿医疗、柏视医疗等第三方公司的科研应用软件。截至目前, NeuMiva云平台已持续接入40余种智能影像工具服务于用户,在此平台上也已发现确诊和疑似病人200多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面对疫情,我们坚信,奋战和坚守将是最好的回应!

东软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火眼AI” 界面

雷神山医院成功安装NeuMiva云平台

火眼AI
东软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

09

08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者。该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发病率高、传染迅速、潜伏期长,危害极大。 如何准确、快速地诊断该病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挽救生命、控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确诊依赖病毒核酸检测,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强,但其敏感性差,而且试剂短缺、可能存在假阴性、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较少,以及实验室条件要求高,都在影响新冠肺炎病人的确诊,不利于控制疾病蔓延。
根据目前经验,患者肺部影像表现早于临床症状出现,胸部影像学尤其是CT影像对其早期诊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然而, 海量的影像筛查工作给诊断医师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严重影响疾病筛查和诊断效率;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导致的疲惫工作状态、也容易使医生阅片时疏漏如淡薄磨玻璃影的早期轻微征象,导致漏诊、不利于控制疫情传播。部分地区医生对新冠肺炎影像不熟悉,缺乏诊断经验,亟需资深医师提供远程会诊帮助进行病情确诊。

产品介绍

本系统是根据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和专家共识推出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筛查、快速诊断、疗效评估和病情进展分析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公司原有影像处理平台、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的基础上,依托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属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组建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东软医疗MDaaS团队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征象,快速研发和推出本产品,从而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进行快速筛查和诊断。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呼吸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成立

编者:杨明雷

11

10

目前疫情中心尤其是湖北地区短时间爆发式增长的影像诊断需求对医疗资源提出了严峻挑战,医疗机构难以及时完成疑似患者的排查。本系统通过智能阅片的方式大幅度减轻医生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和诊断质量,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患者,进行患者隔离,有效控制疾病蔓延。

东软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界面

产品特色

直观易用

搭载于东软医疗影像后处理平台AVW的本地部署方式,可通过AVW升级的方式快速部署,可以为医生提供直观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便于医生阅读智能分析结果,撰写诊断报告,提供诊疗效率。

精准病灶评估

来自一线医疗机构的大量真实新冠肺炎数据支撑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为医生提供精准的病灶评估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分割识别的新冠肺炎病变区域,并自动分期病灶的定量参数:如最大层面积、病变容积等,同时通过直观的3D VR显示,辅助医生进行精准病变分级。

快速病灶检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分析患者CT影像,智能检测新冠肺炎相关的典型征象:磨玻璃影、实性病变、索条、间质改变等,提示医生患者是否存在新冠肺炎风险。
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和检测,大大提高阅片效率,有助于大规模筛查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

全自动、零操作

搭载于NeuMiva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的云端部署方式,能够自动分析医院上传的数据、自动返回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分析结果;无需安排专人值守,充分解放了紧缺的影像科室人力资源。

在线专家会诊

通过NeuMiva智能医学影像云,用户可获得大三甲医院呼吸疾病专家团队的远程会诊服务,帮助基层医院进行疾病确诊,助力广大基层的新冠肺炎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13

12

多中心

东软医疗发起和组建的的“新冠肺炎影像联盟”诚招合作医院,共同探索人工技术在新冠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为新冠肺炎防治齐心努力、共同奋斗。

产品应用形态

1. 本地版:更安全、更快速

搭载东软医疗AVW影像后处理工作站的本地部署方式,可通过AVW后处理软件升级的方式部署,安全可靠,适配所有CT机型。影像数据通过PACS/RIS系统传输至AVW工作站即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查看、报告编辑等操作。

2. 云端极速版:全自动、零操作

在医院部署前置机并与院内PACS/RIS系统对接,前置机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挂接在NeuMiva平台的“火眼AI”软件服务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析结束后医生可登录NeuMiva云平台浏览分析报告。

云智能

东软医疗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集医学影像的传输及管理、电子胶片生成和浏览、移动办公、互动社区及远程诊断等于一体。此外,平台上还加载了多种智能化软件,包括40余种图像增强和后处理工具, 以及骨密度测量、乳腺筛查、肺结节筛查、卒中定量诊断等多种辅助诊断功能。

3.云端专业版:更全面、更直观

在医院部署前置机并与院内PACS/RIS系统对接,前置机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挂接在NeuMiva平台的“火眼AI”软件服务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医生登录云端版“火眼AI”对影像数据进行交互操作分析诊断。

东软医疗竭诚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助力战“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高效、可靠的进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帮助挽救患者生病。科学就是力量,通过科学预防、科学诊断、科学治疗,这场全民参战的战争,我们,必胜!

15

14

AI 赋能多场景应用
快速调平,适应多种场景,如体检、 应急等;
AI 助力新冠肺炎高效检查。
防疫防辐射,全线 CT 守护
患者医生双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隔室操作,无需进入操作间进行摆位,保护医护安全;
6+1 面 5mm 铅防护,封锁射线,守护医生及百姓健康;
16 层到 256 层全产品配置,全面满足应用需求。

移动 CT 扫描单元—雷神
抗击“ 新冠“一线新武器

“移动 CT 室”、 机动灵活
独立于室外的全身型方舱检查单元,患者无需进入门诊、放射科,即可进行扫描,方便隔离,减少病毒传播;
分体式厢体设计,快速设置,流动检查单元,方便灵活;
定制化维稳设计,确保“ 疫” 后院内使用。

移动CT扫描单元“雷神”具有的独立于室外的全身型方舱检查单元,患者医生双通道的设计,可减少病毒传播,避免交叉感染;无需安装、7日即可交付的高效率可有效缓解医院疫情救治的巨大负荷,解决医院机房不足的问题;远程5G传输图像,可帮助诊断资源不足的医院,通过东软医疗云服务得到远程诊断结果,帮助更多的新冠患者今早实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

资料来自CT  BU

17

16

低剂量扫描方案
第四代 ClearView 全模型迭代技术+O-Dose 低剂量平台,提供高质量、低剂 量扫描方案; 
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不同体型、不同扫描部位、扫描参 数个性化,最多降低75%辐射剂量,对于确诊、 疗效评估、 出院随访等需要多次扫描的患者,提供更多保护。
精细检查,避免漏诊
1024X1024 大矩阵成像,相较常规 512 成像矩阵,原始数据量提升 4 倍,亚毫米级识别能力,清晰诊断,明确鉴别。
一键后处理,高效应对大量患者
一键三维、一键去骨、一键自动分析,节约时间,高效便捷。

5G+云,即扫即阅即诊
5G 实时传输数据,方舱即扫,放射科即阅;
诊断资源不足的医院,可通过东软医疗云服务得到远程 诊断结果。

雷神 CT 有较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全面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成为新的武器,方便患者分流和检查,疫情结束后即可将 CT 安装至院内作为常规 CT 使用,最大程度发挥设备的价值。

19

18

对抗新冠肺炎,
东软医疗车载CT解决方案

支架联合减振、载车平台采用了MAN技术及空气悬挂技术进行整车减振防护、自动传感器自动判定车身高度的变化,保证了CT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整车6+1面4mm铅防护,优于CT机辐射屏蔽的国家标准,更好的保护操作者及周边百姓。两套供电设备使车载CT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依然能进行工作。它凭借其灵活性及机动性能够深入疫区进行筛查和复检,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从源头遏止交叉感染。

CT是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早期影像诊断的基本设备,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发热门诊的影像诊断很少单独配置CT,且由于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到放射科CT检查很难做到有效隔离及消毒,因此车载CT凭借着灵活机动性等优势,方便医院对患者隔离检查,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软医疗车载CT采用四重采集技术智能球管,在射线量不变的条件下提升了X射线应用效率,高转速且高分辨率的特性保证图像高质,结合内部远程阅片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
东软医疗军工品质车载CT,不是简单的车与CT的组合。它配备连续可变主动减振及自动平衡系统, CT机架采用了6个定制减振器及减振

1

产品特点

稳定

安全

军工品质,全系统减振设计及加固防御

多手段保证信息安全,6+1面铅防护优于国家标准

便捷

先进全面的
应用平台

高精度
图像质量

无需外接电源也可扫描

从使用角度出发,技术和应用平台都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四重采集技术智能球管,在射线量不变的条件下提升四倍数据量,提升X射线应用效率

资料来自东软医疗微信公众号及CT  BU

21

20

3

疫情案例

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东软医疗组建了以CEO为核心的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调动研发、生产、物流、服务、培训等资源,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确保满足疫区需求。
从疫情爆发至今,武汉前线存在医院人流量大、患者到医院不方便隔离等情况,面对此严峻情况东软医疗、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与武汉当地政府紧急沟通后,火速驰援湖北省人民医院,定点投放东软医疗车载CT,并加派东软医疗工程师提供培训及联网等工作,抗击疫情。

此外,东软医疗车载CT在泰安市抗击武汉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疫情发生后,东软医疗车载CT从泰安市立医院抵达东平县,对泰安市的第一例疑似病例进行检查并最终确诊,并提供了后续检查。陆续地,东软医疗车载CT先后赶赴肥城、宁阳、新泰等泰安下属县市,帮助诊断。

东软医疗车载CT驰援湖北省人民医院

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NeuMiva 介绍(上)

23

22

编者:姚庆(智能医学影像云BU产品部,计算机专业硕士,医学影像处理专业,5年AI领域经验)

NeuMiva价值

       NeuMiva(Neusoft Medical Image Value Addition)东软医疗智能医学影像云平台提供海量开放的服务,且根据用户需求持续接入新的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
1. 赋能医疗设备,为医疗设备瘦身
       云端提供丰富多元化的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为设备赋
能。同时也可将设备所需的服务集成到云端,达到为设备瘦身的目

的,降低设备成本。
2. 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云端提供远程诊断以及各种智能化软件服务,其中包括40余种图像增强和后处理工具,以及骨密度测量、乳腺筛查、肺结节筛查、卒中定量诊断等多种辅助诊断工具。这些工具能帮助基层医生减少工作量,提高诊疗水平。并且NeuMiva使用零门槛,按次计费,医院无需承担高性能工作站或者是单机版软件购置所需的高额费用,大大降低了基层医院的使用成本。

25

24

1、云诊断
医院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完成影像检查后,自动将影像数据上传到影像云平台。东软远程诊断专家在远程访问病人的影像数据及病历资料,生成病人报告。来自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东软医疗专家团队可以提供及时的会诊服务!

NeuMiva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NeuMiva内容

目前NeuMiva平台的远程诊断服务已经帮助医生确诊200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
NeuMiva平台还挂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软件,该新冠肺炎筛查软件能够针对性地、高灵敏度地检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征象,尤其针对局限性或多发胸膜下及双肺野中外带,斑片影、磨玻璃影、网格影、条索影等征象。由于影像初筛工作量大,通常需要专家会诊来鉴别病毒性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流程繁琐导致筛查速度缓慢,造成大量患者排队等候检查结果,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此外医务人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致使在疲惫状态下医务人员容易忽略肺炎早期不明显影像特征。新冠肺炎筛查软件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诊疗效率,有助于控制疫情蔓延。
NeuMiva的云社区版块能够实现各医院间的互通互联,帮助全国各地医生便捷、及时地传递疫情动态,共享和沟通有效的诊疗方法,让分布各处的专家都能借助这个平台为抗击疫情献计献策!

NeuMiva集医学影像的传输及管理、电子胶片生成和浏览、移动办公、互动社区及远程诊断等于一体,由云诊断、云租用、云存储、云胶片、云社区和云智能六大版块构成。

27

26

5、云社区
云社区提供交流平台,各医院通过该社区实现互通互联,方便及时的传递疫情动态和沟通有效的诊疗方法,让分布各处的专家都能借助这个版块献计献策。云社区分别提供了专题社区、专家社区、个人社区服务。
6、云智能
云智能是开放的、多元的类似App Store的平台。云智能平台将不断地接入新的智能工具,以满足用户需求。目前云智能版块已经陆续挂接了45个智能工具,预计3月份全部上线,详细介绍见表1。

2、云租用
基层医院可以通过影像云平台,向区域内上级医院影像专家寻求帮助。双方通过平台互动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短信提醒专家关注基层医院的求助需求。专家通过影像云平台为基层医院出具报告,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
3、云存储
根据国家及医疗行业的相关安全及隐私要求,云平台提供影像数据云端存储服务。云平台为影像数据提供三份备份,一旦发生故障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保障数据可靠性。云平台提供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和加密的签名验证系统,保证数据安全。
4、云胶片
云平台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将影像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医生及患者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方便调阅。患者在转院时不需要携带胶片,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即可以获取电子版的报告单及胶片。患者也可以通过微信关注“东软医疗电子胶片” 公众号,管理本人云胶片,分享云胶片给专家进行咨询。

29

28

表1.云智能工具

31

30

备注:其中[科研用]标注的功能未经临床验证,仅限科研使用。

医学影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作用及思考

文章转自 萧毅;郭佑民;刘士远 - 2020 - 医学影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作用及思考

33

32

【 摘要】 2019 年 12 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爆发, 疫情迅速以武汉市为中心蔓延至全国和境外。影像科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科室, 在肺炎筛查和分流、影像诊断与鉴别、 疗效评估和随访、工作流程和管理、人员管控和排班、乃至科室感染防控能力等诸多方面都面临考验。 面对突发疫情, 如何迅速响应和正确决策, 有许多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2019 年底,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 以下简 称新冠肺炎) 由武汉蔓延至全国和境外。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处于疫情上升期, 尤其 在湖北省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已处在关键阶段。 在这场疫情中, 影像检查和诊断是疫情防控和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 面对未知的疾病,我们在探讨影像学表现的同时,还面临着一场感染控制的考验。

一、 影像学在新冠肺炎诊治及防控决策中的价值

CT 具有方便、准确、快捷的特点,对病变大小、范围、密度等显示精准,在早期筛查、诊断和分诊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也渐趋清晰[4-9]。绝大多数确诊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影像改变, CT 扫描可以发现包括早期轻微渗出性病变的几乎所有异常,多次复查可准确反映病变演变及转归,使用定量和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评估病变特征和严重程度。
虽然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目前尚缺乏特异性,仅凭影像学特征不能单独做出确定诊断,但结合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尤其在疑似患者,出现磨玻璃密度表现为主的炎症时, 影像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由于受标本采集技术、试剂盒质量、疾病演变规律多样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导致核酸检测目前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疑似患者的确诊需要。 在疑似人群聚集而医疗资源有限的现状下,将核酸检测阴性但CT阳性(影像高度提示病毒性肺炎)也列为医学隔离收治标准, 较为符合武汉乃至湖北的实际情况,可有效发现并隔离传染源,对及时救治、减少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有积极的作用。

的最有效手段。 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接触史、 发 热等临床表现、白细胞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毒核酸检测等,其中核酸检测是确诊金标准。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 主要引起肺部炎性病变,还可引起肠道、肝脏等损害[1-3]。 早发现、早隔离、 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防控治疗

35

34

近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4],在“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之外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 并将“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特征者”作为其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之内),这也意味着 CT 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依据, 确立了影像检查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影像科要对所有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提供 CT 检查, 迅速成为这场疫情防控中的一线和核心科室,除了原来常规影像检查和诊断要求,感染防控是科室的新任务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科室需成立抗击疫情领导小组, 全体成员要充分认识疫情并对感染控制知识全面掌握, 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要根据疫情和上级要求做必要的转变,以适应和做好新型肺炎预防与控制工作。
放射科应结合各医院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新冠肺炎影像检查工作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

(1) 根据就诊人次合理规划使用影像检查区域,建议设立新冠肺               炎患者专用机房、检查等待区及检查通道;
(2) 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要求全员掌                握,并对专用机房的工作人员重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
(3) 制定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急诊 CT 检查规范、流程及消毒措施;
(4) 制定应急预案;
(5) 完善防护用品的管理与补给;
(6) 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措施及要求;
(7) 废弃防护用品的处理等。

二、影像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管理和工作要求

三、 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 为防止交叉感染, 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可能按照院内感染控制要求, 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对发热患者设立独立的检查区域、 专用检查设备及报告打印机。对不能满足上述检查条件的,需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和工作人员分级防护制度, 发热或疑似患者检查完毕必须终末消毒后 1 h 后方能进行其他患者检查。

此次疫情突发, 累及范围广,医学界对病毒的特征、 传染性、 临床表现、影像表现、 临床转归尚无充分的认识。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安全有效的检查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还将对患者隔离及有效的公共卫生响应起到关键作用。
从疫情爆发之始,无数影像科工作人员就投入到第一线的紧张工作中,几乎每一例患者 的确诊、随访和排除都在影像科进行过 1 次以上的检查, 几乎每一个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都离不开影像工作者的贡献。 同行们制定了用于新冠肺炎的影像检查方案和检查技术规范,总结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像表现,形成了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的诊断专家推荐意见[9],为负责治疗的临床医师提供了诊断依据、疗效评价方法,为国家制定正确的疫情防控指南提供了依据。
面对疫情,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表现出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的职业操守,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恪尽职守, 患者至上。 在登记预检、技师检查、诊断报告、注射护理等岗位,不仅坚守在全国各个医院,甚至走进了社区,下到了路口,来到抗疫第一线。 可以说医院内外、 疫区内外到处都有影像工作者的身影, 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7

36

六、 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

能接诊问诊、消毒机器人等的出现,充分展示了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人类的新一代守护者和得力助手。
       在设备创新方面,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影像科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完成某些替代性工作,比如急诊检查室自动消毒机器人、 基于人工智能的扫描定位等,可以有效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
       在软件创新方面,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实现病灶自动检出、病灶分割、精准量化、自动比对等功能, 如果将 CT 征象与临床指标进行整合建模, 不仅可以帮助医师面对疫情筛查时实现快速诊断,避免漏诊; 同时可以实现精准分层和对比,提供疗效评价和病程监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值得加大研发力度。

这次疫情涉及面广, 随着全国防控措施的加强,到医院进行 CT 检查的人数增多。 对于公众,影像科要重视新冠肺炎相关的影像科普宣传,使受检者了解影像检查的方法、流程、优势与危害,了解影像科消毒隔离措施等。 对于进入医院的患者、疑似患者和普通患者, 一 方面医院的流程改造和防控措施让就诊人群有安全和信赖感,另一方面要在接诊、引导、检查、诊断、随访中,给予必要的安抚、关心和帮助。 同时建议运用互联网诊室进行新冠肺炎的义诊以及其他疑难疾病的会诊, 减少线下诊疗压力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 重视新冠肺炎多中心大数据医学影像学研究

五、 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研究与创新

根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根据其临床进程,在早期、进展期、消散吸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由于数据来源样本量不大[5-8], 对于该病准确的影像学特点和疾病自然病程尚缺乏认知,目前尚不能对这个疾病进行清晰准确的分型、分级和分期; 对于影像表现与患者年龄、基础疾患、免疫力、病程及治疗干预等的相关性, 尚没有清晰的认识。 尤其是本次备受争议的核酸检测,由于其较高的假阳性率,使 CT 的临床价值备受重视。但 CT 阳性发现与核酸检测的关系如何,如何把握这两个重要诊断依据在临床决策的重点权重,更加快速有效地筛检出需要隔离治疗的疑似患者,也需要大样本的研究支持!
鉴于新发疾病的认知空白和尚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建议放射界的同行们能够在工作的同时,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汇总和分享每一个病例, 对新冠肺炎影像表现和分期,病变影像特点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相关性,基于影像学对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预测,以及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开展多中心大数据的研究,走出临床观察与图像分析的感性认识阶段, 并在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相关专家逐步形成规范的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共识、指南和标准。

在这次疫情中, 除了医护工作者外,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补充作 用。 自动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分析、人工智

39

38

参考文献

总之, 影像科作为这次疫情的一线平台科室,任务包括筛查分流、诊断分级、量化随访、疗效评估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疫情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在检查流程定制、设备管理、安全检查、诊断分级、智能辅助、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也在进行之中。

[1]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 Lancet,202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3-5.
[2] Wu F, Zhao S, Yu B, et al. 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 [J]. Nature,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008-3.
[3] Zhu N, Zhang D, Wang W, 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J]. N Engl J Med, 2020. DOI: 10.1056/NEJMoa2001017.
[4] 国 家 卫 生 健 康 委 员 会 .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的 肺 炎 诊 疗 方 案 ( 试 行 第 五 版 )
[EB/OL].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3b09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sht
ml.[2020-02-05].

[5] Li Q, Guan X, Wu P,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 N Engl J Med, 2020.DOI: 10.1056/NEJMoa2001316.
[6]Chung M, Bernheim A, Mei X, et al. CT imaging featur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J]. Radiology, 2020:200230. DOI: 10.1148/radiol.2020200230.
[7]Lei J, Li J, Li X, et al. CT imaging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J].Radiology, 2020:200236. DOI: 10.1148/radiol.2020200236.
[8]Song F, Shi N, Shan F, et al. Emerging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J]. Radiology,2020:200274. DOI:10.1148/radiol.2020200274.
[9]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 荐 意 见 ( 第 一 版 ) [J]. 中 华 放 射 学 杂 志 ,2020,54(00): E001-E001.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001.

人工智能与临床创新研究院

主编:
编辑:

杨明雷
韩冬    杨俊    程爽     姚庆  
王赛萌    陈聪

NMS-AICIR@neusoftmedical.com

投稿方式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