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战略咨询中心内参消息_副本

其他分类其他2023-08-02
164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PIPE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 OGY INNOVATION CO.,LTD.

2023年月刊
第二期(7月份)

Strategic Consulting Center
Internal reference message

战略咨询中心

内参消息

contents

目录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

Part 1 Macroeconomics

第二部分 时政热点

PART 2 CURRENT POLITICAL HOTSPOTS

第三部分 能源政策

Part 3 energy policy

Part 4 Industry Trends

第四部分 行业动态

第五部分 业务资讯

PART 5 Business Information

  • 国际

宏观经济

01

Part 1 Macroeconomics

  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复苏仍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称,通胀正在回落,银行业的严重压力已经消退,但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平衡仍偏向下行,信贷紧缩。IMF预计2023年全球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3.0%,比4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但对2024年的展望保持不变,仍是3.0%。
  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6.3%,实现了新冠疫情后的迅速复苏,但目前却逐渐失去驱动力。2022年只有3.5%,低于2000-2019年年均3.8%的增幅。

  IMF将美国的2023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达到1.8%。其认为:“(因疫情下发放现金而增大的)过剩储蓄的大部分已经花掉了”,预测称消费势头将会减弱。美国2024年的增长率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降至1.0%。
  截至1~3月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的欧元区方面,预计2023年将是0.9%的低增长。虽然因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旅游业复苏而上调了0.1个百分点,但预计德国全年将出现0.3%的负增长。
  IMF预计2023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6%,高于2022年3.8%的增幅。其中,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将为亚洲的经济活力提供主要动力。

编委会:

徐水营  董平省
齐太明  裴巧卉  齐  明  张  峰  韩永嘉  董嘉琪  陈思敏  仲米玥  王怡然
韩永嘉

主     编:
委     员:
策     划:

  • 国内

  国民生产供给稳步回升。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地区各部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消费仍呈现疲软。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小幅上涨,比上年同期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同比上涨2.1%),能源价格持续回落(同比平均下降3.5%),核心CPI涨幅基本稳定,同比上涨0.7%。较低的CPI增速反映出社会对消费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强劲,并且抵御外生负面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

PART 2 Current political hotspots

时政热点

02

  俄罗斯停止参与黑海粮食外运协议: 7月俄罗斯确认停止参与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称该协议将于7月18日起中止,俄罗斯不会继续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已将该决定正式通知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秘书处;自20日起所有在黑海水域驶往乌克兰港口的船只将被视为潜在的军事货物运输者。
  乌克兰被称为“世界的粮仓”,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在俄乌冲突开始后,乌克兰的黑海港口均被俄方封锁,2022年7月22日,在联合国、土耳其斡旋下,俄罗斯、乌克兰就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分别签署协议,重新开放了乌克兰的三个黑海港口。然而,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保证乌克兰粮食通过黑海的安全,另一方面,是西方集团保证取消对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进入国际市场的限制。此次,俄方拒绝续约协议,给出的理由是该协议的第二部分内容至今没有得到落实,预计此举将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并导致全球谷物价格飙升。

图1 中国7月份经济指标趋势图

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展望未来,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根据近期多位美国高级官员访华的结果来看,中美双方仍处于缓和紧张关系的阶段,美国官员均未就中国关心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和表态。高官频繁访华的形式可能大于实质。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国下半年经济工作并提出如下六项措施。一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二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三是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四是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五是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六是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中美关系处于缓和紧张阶段。7月份美高层紧锣密鼓对华进行访问,先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与7月4日至9日访华,紧跟其后是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访问中国就全球气候问题进行交流,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

PART 3 energy policy

能源政策

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是天然气价格改革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一直以来,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措施意见,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城燃倒挂问题愈演愈烈,近年来燃气事故频发,其背后的根源也与城燃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有直接联系。湖北省本次发布的联动机制,是继今年3月内蒙古之后,全国第二个启动终端顺价的省份,对联动周期、联动方式等均进行了明确,其政策实施效果将有助于后续国家制定出台全国性的价格联动政策。

解读

Interpretation

03

3.1 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体系改革方面:    7月11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要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稳定可靠供应。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

改革,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分领域监管和跨领域协同监管,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要

深化油气储备体制改革,发挥好储备的应急和调节能力。

  3.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共有条目1002条,其中鼓励类348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3条。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均为鼓励类,油气管网建设方面鼓励: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此次政策导向是:一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二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引擎。
  三是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四是构建优势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3.3 《关于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 7月湖北省发改委发布《省发改委关于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省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与城燃采购价格实行联动的机制办法,促进终端销售价格灵敏反映市场供需变化。

Interpretation

解读

  “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稳定可靠供应”。当前,我国油气行业在上、中、下游环节都存在不同的体制机制制约因素:
  上游开发环节,市场主体仍不丰富,国内增储上产力度有所加强,但大规模开发快速上产仍有难度;
  中游管输环节组建了国家油气管网集团,提高了油气输送效率,但油气运营机制仍待完善,全国“一张网”仍待补齐;

  下游配气环节仍待规范等,一直以来,储气调峰是天然气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为补足储气短板,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近年来,天然气储备能力明显提高,但责任划分仍不够清晰,运营机制仍有待完善。近两年的欧洲能源危机并未造成严重的天然气供应短缺,很大原因在于欧洲拥有较为完善的油气储备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油气供应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1 行业要情
  浙江能源集团与墨西哥太平洋集团签署LNG供应协议。浙能再签100万吨/年LNG长协浙能将从墨西哥太平洋公司旗下Saguaro Energia LNG项目中以FOB方式每年购买100万吨LNG,合约期限20年。浙能与埃克森美孚在2019年4月签署为期20年的LNG购销协议。根据协议,埃克森美孚每年向浙能集团供应100万吨液化天然气。
  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三方天然气置换协议量将进一步扩增。近日,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负责人马吉德•切格尼(Majid Chegeni)表示,预计2023年三国间的天然气置换量将增长70%。在俄乌冲突后,欧洲积极寻求其他管道气供应以弥补俄管道气断供,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均有较强烈的合作意向。阿塞拜疆已与欧盟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到2027年通过南部天然气走廊向欧洲供应200亿方/年,但当前阿塞拜疆的增产工作进展并不乐观;土库曼斯坦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试图建设将天然气输送至欧洲的管道,但受制于种种原因,尚未建成跨里海通道;土、伊、阿三国于2021年达成的置换协议规定,土国每年通过伊朗向阿塞拜疆供应15-20亿方天然气,在俄乌冲突后,三国已达成置换量扩增协议,伊朗计划未来与土库曼斯坦签署的扩增进口协议将达到100亿方/年。三国间的天然气置换,或将对新常态下的欧洲天然气供应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头牌油气服务公司停止向俄罗斯提供产品和技术。全球第一大油服公司斯伦贝谢(SLB)发布声明,为响应持续扩大的国际制裁,将停止从其全球任何企业向俄罗斯供应产品和技术。声明称,从2022年3月开始,SLB采取自愿措施限制其在俄罗斯的活动,并宣布不会在俄罗斯进行新的投资,也不会在其服务业务中部署新技。早在2022年3

电、化工行业用气规模下降,占比分别为42%、17%和8%。广东和江苏全年消费量保持在300亿立方米以上,河北、山东和四川消费量处于200亿~300亿立方米之间。天然气产量方面,全国天然气产量22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连续六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240亿立方米。2022年,进口天然气150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9.9%。其中,来自土库曼斯坦、澳大利亚、俄罗斯、卡塔尔、马来西亚五个国家的进口量合计1215亿立方米,占比81%。管道气进口量6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俄罗斯管道气增长54%,中亚管道气近年履约量波动加大。在全球天然气供应紧张及LNG现货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中国灵活调节LNG进口。LNG进口量87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9.5%,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布内新几内亚、美国。受国际高气价影响,中国作为进口国付出更高成本,LNG进口货值同比增长25%。2022年,中国企业新签LNG长期购销协议合同总量近1700万吨/年,离岸交货(FOB)合同占比近60%。
  我国首个千万吨级LNG接收站投产。近日,河北建投唐山LNG接收站项目完成首船液化天然气接卸,标志着我国首个千万吨级接收站一阶段工程投产。唐山LNG项目规划建设20座20万立方米储罐,一座周转能力1200万吨/年的接收站码头及配套设施,是目前国内设计储存能力最大的LNG项目。一阶段工程包括4座20万立方米储罐、一座500万吨/年接收站工艺厂及配套设施,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我国最大LNG接卸储备中心,对优化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Part 4 Industry Trends

行业动态

04

月,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三家总部位于美国的油服巨头在周末短短24小时内就宣布,暂停在俄开展新投资业务。作为石油生产大国,俄罗斯严重依赖外国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来维持国内石油产量。在国际油服巨头完全封杀之前,靠着代理商以及其他渠道,缝缝补补还能继续维持,一旦将路堵死,俄罗斯的石油生产能力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美国宣布额外购买600万桶原油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下降70.8万桶,至4.5742亿桶。美国汽油库存减少110万桶,至2.1839亿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1.4万桶,至1.1819亿桶。由于俄乌冲突,美国历史性地动用了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再加上国会授权的其他库存释放,导致美国的原油储备规模处于近40年低点,这要求拜登政府持续缓慢补充应急储备。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仅为3.47亿桶,为历史新低,仅够维持83天的净进口量,远低于IEA建议的90天的安全储备库存线。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64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8.4%,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方位体现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弹性和灵活性。从消费结构看,城市燃气消费占比增至33%;工业燃料、天然气发

  • 4.2 原油价格 (2023年7月1-28日)

序号 产品 最低价 最高价 平均价 涨跌值 涨跌幅 单位
1 WTI 69.76 80.58 75.63 4.6 6.48% 美元/桶
2 Brent 74.65 83.84 79.97 4.43 5.87% 美元/桶
3 OPEC 76.16 84.88 80.92 5.64 7.49% 美元/桶

  • 4.3 天然气价格(2023年7月1-28日)

本月国际原油整体呈现持续上涨走势,月均价环比上升。美国WTI本月最高80.58美元/桶,最低69.76美元/桶,较上月涨幅6.48%英国Brent本月最高83.84美元/桶,最低74.65美元/桶,较上月涨幅5.87%,石油输出组织OPEC一篮子价本月最高84.88美元/桶,最低76.16美元/桶,较上月涨幅7.49%。本月原油市场供应持续收缩,去库存化延续,沙特本月开始的100万桶/日的减产措施将持续到8月,俄罗斯在本月实施减产50万桶/日的措施,导致供需出现缺口。在偏多因素支撑下,原油市场信心逐渐回暖,预计全球原油期货价格将维持振荡偏强走势运行。

本月国际天然气价格整体呈现整体上涨。美国亨利港天然气(HH)期货本月均价为2.55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月上涨2.1%;荷兰天然气(TTF)期货均价为11.51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月上涨11.1%。亚洲JKM本月均价11.47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月上涨12.6%
欧洲地区,7月15日挪威Nyhamna天然气加工厂的检修工作按计划结束,来自挪威的供应量猛增,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创下了今年最大跌幅。从整体来看,欧洲天然气下跌趋势明显,但平均价格仍略高于上月。
美国方面,美国HH期货价格震荡上涨。据美国天气预报预测,到8月初,美国的天气仍将高于正常水平。酷热天气的持续,电力需求将达到新高。近期,尽管产量不断增加,但对未来需求的预期低于此前预测,且由于持续的维护中断,流向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工厂的天然气量低于正常水平,故价格仍在上涨。

序号 产品 最低价 最高价 平均价 涨跌值 涨跌幅 单位
1 TTF 10.31 12.98 11.51 1.15 11.1% 美元/百万英热
2 HH 2.46 2.68 2.55 0.05 2.1% 美元/百万英热
3 JKM 10.56 12.1 11.47 1.29 12.6% 美元/百万英热

  5.1 管道业务:
  我国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运。“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管道全长109千米,每年可将170万吨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进行驱油封存。“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是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项目覆盖石油地质储量2500余万吨,部署70余口注入井,预计15年累计注入1000余万吨,增油近300万吨,采收率提高12%以上。项目年封存能力达百万吨级,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国内首条直通雄安新区天然气管道投产。我国首条直通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国家管网集团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天津—河北定兴)投产。蒙西管道是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全长1279公里,途径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四省区市,既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山西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外输通道,也是天津液化天然气上岸的外输通道。

PART 5 Business Information

业务资讯

05

  5.2新能源业务:
  国内最大“光储充”一体化碳减排示范项目并网投用。7月12日中国海油光储充一体化碳减项目即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碳减排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建造场地成功并网发电,项目正式投用后,每年将产生700万千瓦时“绿电”此次并网将太阳能发出的绿电正式传输至电网中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年均可节约标准煤近21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5506吨,氮氧化合物排放12.8吨。
  《二十国集团氢问题高级别自愿原则》发布。7月22日,由印度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的第四次能源转型工作组部长级会议在果阿邦举行,会后,部长们联合发布了一份成果文件《二十国集团氢问题高级别自愿原则》。《原 则》强调了G20在氢能行业标准、氢   

能贸易、氢能项目合作、基础设施、氢能前沿技术等5个方面开展全球合作达成共识。氢能全球市场的形成的前提是全球主要国家先行达成共识,而G20国家占全球贸易贸易总额的75%以上,所以《原则》发布就代表主流国家对能不能发展氢能产业的一个态度和产业发展趋势;其次,氢能国际化,或者氢能若成为跟石油、天然气一样的大宗商品,先要满足具备成本、标准、运输、基础设施、定价方式等必要条件,而《原则》在这些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为下一步全球“如何干、怎么干”氢能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PIPE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 OGY INNOVATION CO.,LTD.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