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管理思创汇(第二十四期)

前不久,在“腾讯科技向善暨数字未来大会2021”上,首次提出“数实共生”的概念与愿景,它是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从国家层面看,“数实共生”就是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不断夯实数字产业化基础,加速产业数字化步伐,提升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层面看,“数实共生”就是推动形成数字化产业链。传统产业要通过数字技术改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销售、服务,创造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升级;从企业层面看,“数实共生”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文化、客户、智能、运营、工作五大方面打造以业务应用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
对于微盟而言,我们从起跑开始,就已经站在了“数实共生”的风口浪尖,在一个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VUCA时代,我们如何能够长期屹立于行业之巅,这背后有或者是需要一支怎样的队伍,又是如何在激烈变革、迭代的环境当中做到快速响应、拿出结果的呢?本期《管理思创汇》专访微盟集团执行董事兼智慧商业事业群总裁方桐舒先生,带你一探究竟!

编者语

Contents

目录

审时度势,提前把握危机(P4-P7)

在巨大的时代浪潮之下,不乏探路者,是哪些关键的因素让微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变革这个领域呢?而我们又瞄准了哪个新的方向作为增长的新引擎呢?

在2020年,集团定下“三化”方向,分别为大客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各个事业部也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分解,步入2021年,SCG又有何新举措?

清晰规划,提前消解危机(P8-P10)

加强内力,即时应对危机(P11-P21)

组织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的组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结构形成个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这种连接的流程和结构使得普通人能做出非凡之事,这就是企业成功之道。

提高认知思维方式,一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二是读书来获得感悟提升。读书是效率非常高的一种方式,加之与他人交流,能够打开思维,激发更多的想法。

保持危机感,迭代认知思维(P22-P23)

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

提前把握危机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企业对于数字化的投入逐渐加大,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与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均超50%。同时,2020年线上零售环比增长率更远高于2019年。这意味着,企业数字化从原本的观望态度变为迫切需求,成为企业发展必选项。

在巨大的时代浪潮之下,不乏探路者,是哪些关键的因素让微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变革这个领域呢?而我们又瞄准了哪个新的方向作为增长的新引擎呢?

       在我看来啊,其实这个关键因为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先说说外部因素,第一,我们目前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和国家,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无数的中国企业在过去三四十年来崛起于世界的各个领域,令人刮目相看。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增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政府对互联网行业大力支持,为SCG的发展创造了时代的风口。
       第二, 企业追求降本增效,如何降低获客成本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的数字化变革是市场导向的大势所趋,疫情的影响更加快速催化了数字化的重要程度,疫情后超过六成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同时因公域流量垄断与价格攀升,企业沉淀私域流量也显得更为重要,而微信则是商家线上迁移并进行私域流量运营的优质阵地,企业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变革的时期。

       内部因素主要围绕以下3点:
  • 公司的整体战略非常清晰,包括未来3-5年,5-10年之内,集团整体战略方向规划非常清晰,一切围绕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够给到员工一个方向,让员工与组织目标对其,合力而为,实现1+1大于2的组织合力;
  • 执行能力强,SCG有一群价值观和信仰一致的管理层,他们在组织内部的职责与定位清晰,能够快速执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 强文化导向,团队员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目标感极强,是一直想打胜仗并且能够激情工作的团队。

私域流量

       在方总看来,未来零售数字化的核心是回归用户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消费体验,随着流量去中心化发展,公域流量思维开始向私域用户思维转变,如何更好匹配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新的连接方式与需求,提升转化与用户留存,成为商家致胜关键。

       私域流量是指企业能自主运营,可以反复自由利用,无需付费,又能随时直接接触的流量资源,它属于流量的私有资产。
       在QuestMobile2019年第二季度的移动数据报告中,移动互联网的网民11.38个亿,也就是说抛开不会用手机的老少、婴儿外,几乎都有手机会上网了,也就是流量见顶了,而这些流量是中心化电商的资本,用户忠于平台而非商家,但公域流量不可控、使用成本高、使用层次浅,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商家发展。私域流量则恰恰相反,具备流量可控直联品牌、多次使用无需付费、多个触点深入服务等特点,帮助商家建立全渠道私域业态,实现流量自主自控。

清晰规划

提前消解危机

微盟两大主航道业务:Saas和精准营销,均是聚焦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就精准营销而言,我们为商户提供的是一站式广告投放服务和综合营销解决方案,帮助商户实现精准化广告覆盖,提升营销效果,促进有效客户转化;Saas则是通过专业化数字工具为客户搭建数据化平台,构建商户数字化运营生态。
在2020年,集团定下“三化”方向,分别为大客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各个事业部也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分解,定义出自己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步入2021年,SCG又有何新举措?

       公司在未来将重点服务100个头部年GMV破亿商家,预计2025年大客户占SaaS收入比重将攀升至50%。为进一步拓展大客,微盟智慧零售与海鼎进行整合,有望与其在前、中、后端深入联动以完善产品线,一方面可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客户的能力,另一方面有望向垂直行业拓展。目前微盟已经在时尚和家居日用行业建立竞争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购物中心、生鲜便利、母婴连锁等行业。智慧餐饮推出的会员、外卖、商城“三店一体”战略。

大客化

国际化

       微盟的目标是在全球已设有34家国际代理商,覆盖了10+国家和地区的300+国际客户。目前在全国21个国家都有自己专属的本地化的销售服务,即代理商,目前更多的是跨境电商,让中国的商品出去,让外国的一些华人可以享受到中国的一些产品及服务,同时开展国际交易等方式,主要聚焦于日本、韩国,目前已经打通美金、日元、韩元、新加坡币、港币等服务。未来微盟在国际化还会有更多的探索,比如在语言上、设备方案等方向的探索。

       微盟生态化战略分为流量生态、开发者生态和投资生态三个维度。
流量生态方面,微盟一方面深入拓展腾讯流量生态,包括接入视频号、QQ浏览器、QQ小程序,同时也在触达非腾讯流量平台,如智慧餐饮与支付宝达成合作,未来或进一步布局抖音、快手、B站等流量平台,助力商家多渠道经营。
② 开发者生态方面,微盟云平台旨在帮助商家解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2021年微盟云平台将作为独立业务单元运营,开发者生态是2021年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战略,进行PAAS整体能力与业务契合度的改善与提升,最终让更多的开发者基于微盟的pass平台去做更多应用上的开发,成功后通过微盟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帮助其销售,共同分享市场利润。
③ 投资生态方面,专注于微盟1的生态,比如说上下供应链,包括某个行业垂直领域做一些布局,目前已收购的为基于酒店领域、餐饮领域、外卖领域、零售领域等做相关的投资或并购,均为围绕战略的投资生态发展。

加强内力

即时应对危机

每一次产业革命中,领头企业后浪推前浪的崛起毫无例外的都是站在新的组织架构和形态之上。每一个企业,都难以沿着上一个范式,只靠努力奋斗、埋头苦干就能够延续到下一个上升曲线。因为在这个生命周期加速更新的时代,企业的成长已经不是线性的、连续的,它是非连续的成长。非连续意味着什么?——管理变革。这个变革首先反映在组织变革上,变革需要我们不断的反省原有价值创造的模式,主动打破旧的平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变革。

那么,SCG内部进行了怎样的组织变革呢?

第一、组织高效协同

       组织系统中,组织如果想要生存在一个无限“链接”空间中,企业内部必须是开放的、社区化的组织形态,而在企业外部则表现为 以顾客为核心 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其基本特性是:企业内部多元分工,顾客与企业之间多向互动;价值网里每一企业的角色都随着消费需求而变。

       SCG业务围绕生态化、大客化、国际化战略开展布局,组织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搭建,业务流程尽可能简化的触达客户,重构组织的一线业务架构,让一线的销售人员能够快速调动资源,下沉业务支撑团队,形成作战小团队,实现资源调动的闭环,支持大客化的实现,打破以往一个销售和一个公司沟通的弱势局面,通过调整架构实现团队作战,快速响应客户。

第二、搭建人才发展体系

       公司的战略落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SCG通过外部引进及内部提拔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内部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内部忠诚的管理者辐射新员工,达到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新老融合以及公司与文化的融合。目前SCG已同BP共同梳理及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为组织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

3、M层级干部的管理晋升通道,需按照公司规定节点或相应标准进行 
4、如团队规模受业务规模限制,可调整团队管理人员设置

全面搭建SCG人才发展体系,帮助员工快速发展,
结合组织的情况进行设置与发展。
1、根据业绩任务及人数目标进行人员配置 
2、根据人员配比标准进行管理层配置 

       助理总监/总监/城市负责人(M2-1)
       高级经理(M1-3)
       部门经理(M1-2)
       一线员工(S)

人才发展通道

第三、强文化凝聚人心

       组织能力升级,离不开组织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团队价值观的树立必不可少,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按照价值观的要求修正自己:

  • 思考:能够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想到他人想不到的地方,看到事情背后的规律与寻找契机。
  • 感恩:珍惜公司资源和他人的帮助,善于发现他人优点,传递正能量,永怀感激之心,主动回馈;
  • 创新:能够为员工提供创意梦想平台,打造员工创意沉淀与孵化的组织氛围;

  • 目标:有更高的工作与人生追求,做事情能够以终为始,并为自己的目标付出行动;
  • 格局:能够站在上一层级看问题,愿意为个人和组织的长远的发展而牺牲眼前的享受或利益;

  • 协同: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能够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快速调动资源响应客户;
  • 健康:实现组织健康发展,包括员工心态和组织氛围的健康。

组织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的组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结构形成个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这种连接的流程和结构使得普通人能做出非凡之事,这就是企业成功之道。

您认为变革后的SCG目前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哪些方面?

①组织战略的清晰定位及全员共识
②拥有对组织忠诚且具备狼性精神的团队

       通过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团队能力的持续提高,不断实现组织高绩效。根据合益集团和哈佛大学高效团队研究机构对来自全球500强企业中120多个企业的管理团队研究发现,高效能团队只占到21%,而42%为普通团队,低效能团队占到37%。

       要想打造一支高效能团队,须做到“五胜”:“上下同欲者胜、知行合一者胜、人尽其才者胜、相生相长者胜、汇能聚气者胜”,即共识激动人心的团队目标、明确团队行为准则、清晰团队职责与分工、团队共同学习与成长、持续激发团队能量。

       人才管理看两级:隔级带教,能够发现内部优秀人才,识别内部优秀的人才,同步也可以多维度考察管理者的人才培养与人才推荐的格局,搭建SCG人才梯队。同时作为管理者要维系下属的管理权威,不能接受直接上级不知道的隔级汇报,否则会造成下属心生隔阂,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但是要鼓励直接下属给予隔级机会,展露个人能力,增加员工的荣誉感,打造良性的管理氛围,让组织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SCG人才梯队顺利搭建。

        SCG组织中层进行战略研讨,结合市场及团队情况,使用战略大图进行分解,制定整体战略发展计划,通过中层传递战略及计划,并逐层分解,通过不断的复盘与分析,确保战略传达到位。

  • 战略的执行,需要避免误区,提倡充分独立思考,跟随不同的环境灵活应变;
  • 高层向中层传达的战略,是一个方向和理念,中层要依此并结合部门的情况进行解读,形成自己部门的内部工作目标和计划,进行执行;
  • 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复盘,如何做-做得如何,定期反馈并及时调整

       激励总计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留住优秀的人员,另外是树立团队标杆,让员工向其学习。因此激励方式与选择人员极为重要,激励方式是否可以留住优秀人才,激励人员则是团队价值导向,只有激励真正优秀的人员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否则便是浪费组织资源,起到反面案例作用。

全员战略共识:层层传递,建立机制

激发团队效能:忠诚度高,狼性精神

        感知力是对冰山下隐形信息的敏感度
想要培养感知力需要经历三个层次:
        第一层:现象层。这一层观察的焦点,是在“冰山上”的行为。
        第二层:意图层。这一层观察的焦点,是在冰山下的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最简单的办法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三层:感受层。你要试着从这些现象和意图中,去感受每个人的状态和需求。

       主动担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行就是执行力好。我们需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圈,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项目出现问题,放手不管。
       有始有终: 言必行,行必果,做事情有始有终 。当别人只懂得完成任务的时候,如果你懂得闭环思维的重要性,势必会事半功倍。

加强中坚力量:管理者自身影响力提升

通过他人有效完成任务,帮助员工提升效率,整理团队完成任务

       一定得让大家真正得看见问题,并从心底达成共识。
两个透明化呈现的方法:
1)分析-思考-看见:借助数据、事实、逻辑分析,调动头脑的智慧,创造共识(走脑);
2)目睹-感受-看见:运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形象化的元素,调动情绪的力量,创造共鸣(走心)。

       一群优秀的人结合在一起,也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一定能真的做成一个业务。
       凡是能够促进业务良性运作的,凡是能促进团队健康发展的,都是整合管理的范畴。
       所谓的整合力,就是不受限于自己的角色,从头到位把事情做成的能力。
       这种整合力来源于你对项目环境的观察和感知,最后要落实到全局层面的行动中去。

保持危机感

不断迭代个人的认知思维

SCG规模逐步扩大,我个人肩上的责任也更加重要,每一个员工就代表每一个家庭,要对他们负责,就要不断去成长与突破。我每天无论参加什么活动或者任何事情,思考的都是关于如何让SCG更好的发展,让员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与生活。提高认知思维方式,我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交流及读书来获得感悟提升,书本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一本公认优秀的好书,是作者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心得总结,我们能够在几天内习得,其实是效率非常高的一种方式。另外与他人交流,能够打开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可以激发更多优秀的想法,偶尔也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触,同时沟通交流可以快速获得其他企业成功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可以弥补书籍纸上谈兵的不足。

       管理者在组织发展与运营过程中扮演着多种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管理者也是组织构成的一部分,因为管理者参与到组织的每一个决策中,因此每一年管理者都应该了解组织及其运行规则,提升格局,从整体角度看问题,基于组织规律不断突破与改变,顺势而为。结合目前企业的情况,我推荐一本书仅供参考,《组织能力的杨三角,企业持续成功的秘诀》,集合了世界级企业的中国企业家和高管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组织变革。

方总给公司管理者推荐的书籍

       在微盟,面对行业内众多的角逐者,我们需要自始至终保持强大的自驱力,预判危机,清晰规划,夯实内力,打造坚不可摧的团队,建立高效敏捷的机制,做逆势而为、砥砺前行、持久发声的新经济践行者!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见!

       危机感,换言之“进取心”,1998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写过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什么荣誉感,自豪感,优点全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