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星周刊》第93期

第93期

夏季防暑小常识

       夏季防暑小常识,你了解多少?人们到了夏季都会注重一件事情,那就是防暑降温,那么这些夏季防暑小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1、夏季防暑,外出戴帽子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2、夏季防暑,保证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3、夏季防暑,空调温度要适宜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应该控制好空调的温度,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
过5度为宜,空调室内温度
也不宜到24度以下,以免
再出去执勤时适应不了。

4、夏季防暑,多吃各种瓜类
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5、夏季防暑,多吃苦味菜
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6、夏季防暑,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 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7、夏季防暑,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夏天防暑药物
1、仁丹
2、十滴水
3、无极丸
4、藿香正气水

夏天的厨房热气腾腾,烟熏火燎,做几道炒菜出来后一身臭汗,很多人宁可点外卖也不想进去做菜,其实可以多学会几道凉拌菜,清凉解暑。

百吃不厌的夏日凉拌菜

一、凉拌裙带菜
1、裙带菜浸泡20分钟,冲洗干净,放入锅中焯水2分钟捞出控水备用。
2、蒜蓉、小米椒、香菜切碎,混合香醋、香油、糖、鸡精、盐搅拌均匀做成料汁,吃的时候和裙带菜、油炸花生米搅拌均匀即可。

2、把葱蒜、辣椒圈和干辣椒放小碗中,倒入两勺香醋,起锅烧热油淋入碗中,再放入白糖、香油各半勺以及两勺生抽,加少许盐和黄瓜拌匀,倒入摆放好的皮蛋圈中即可。

三、腐竹拌木耳
腐竹和木耳都要完全泡发,用冷水泡2个小时左右最佳。芹菜洗净后切芹菜段,红椒切丝备用。大蒜、半勺白糖和少许的花椒粉、食盐,一同捣成蒜泥。
2、木耳、腐竹、芹菜全部焯水,蒜泥里加入一些蚝油、香油和水混合,爱吃辣的加一些红油,吃的时候和食材混合均匀即可。

二、皮蛋拌黄瓜
1、皮蛋切成四瓣,围成圆圈造型。黄瓜拍扁后切成黄瓜段,蒜切末、小葱切葱花、小米椒切圈备用。

了解一下夏至那些事!

01 行前准备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季是北半球日照最长的季节,在北极圈会出现极昼,太阳终日不落。通常,夏至为农历五月中旬,是太阳在天空位置最当中的一天,在这一天,民间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夏至有哪些风俗活动呢?
祭神祀祖
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吃“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吃“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古代夏至日,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

内部刊物,请勿外传

人力资源部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