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1年第1期总第11期

文档/电子书情感2021-03-26
1655

刊首语

人间喜乐是年味

邓嘉欣

晒腊肉、蒸甜粄,大扫除、贴春联,穿新衣、戴新帽……烟花爆竹热闹日夜,张灯结彩迎接新年。而年,就这样,带着一种强烈而又温柔的力量,寄托着对新一年最美好的期盼,在忙碌中,如期而至。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人觉得,待真正到了年时,便觉得少了那个味儿。
何谓年味?或许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
有人说,它是街边花市的鲜花味;
有人说,它是炸芋圆时的油香味;
有人说,它是贴春联时的浆糊味;
有人说,它是炮仗烟花的火药味;
有人说,它是互相拜年的人情味……
其实,年味究竟是何味?它是回家团聚的欢愉、压岁红包的惊喜,是忙碌一年的充电、严寒冬日的温暖,是掩不住的喜庆、盖不住的幸福。飘香四溢的团圆饭、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真诚美好的新年祝福,让年味弥漫在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其实,年味仍在。它不过藏在大人们忙碌的身影中,藏在孩子们的童真里,藏在每个人心底那最深处,成为相互挂牵、割舍不断的温情和守望,也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每一刻在一起的幸福。
年味飘香,直接而热烈,静谧而深沉。归根到底,这大概便是亲人和家乡爱的味道。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间喜乐是年味。
本期,小编力荐4篇关于年味的优秀作品,请您欣赏!

电子邮箱:

顾        问:

编委主任:

编         辑:

编辑部地址:

大埔县湖寮镇人民东路43号

dbsw2018@163.com

林泰良

江佳伟 杨萍萍 郭玉文 肖卓希 何小康 温尚凯 
林方虎 何  峰 廖高基

喻思敏 黄  雯 温亿雄 张智浩 杨彩霞 吴建满 
傅海容 叶佳政 邓华生 赖  杨 管佳容 邓新娜 
廖世城 谢美玲

张洪德 管佳容 喻思敏 李思诗  曾悠  张辉 
廖世城 邓嘉欣 吴君玲

编         委:

主题征文
杂文随笔
书画天地
光影世界
知识问答

目录

诗词三首
新人心语
人物专访
大埔风情

古语云:百节年为首。而春节,便是一年中最受国人重视的节日,是热乎的年夜饭,也是父母的期盼;是一声“过年好”,也是全家团圆的喜乐。“年”的意义所在,便是将每个国人牵引回自己的家乡,进行一次人间亲情的年度洗礼。引发最广大人民共鸣的“年味”,也是人间最浓郁的烟火味。即使时代变迁,春节与年味依旧紧紧相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让年味永恒。
年味是什么?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定义。老年人眼中的年味,是合家大团圆;中年人眼中的年味,是一年收获的成就感;青年人眼中的年味,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小孩子眼中的年味,是吃吃玩玩,开开心心的。而年味于我,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春联满楹;是铺满老街的美味年货,摆满圆桌的热乎年夜饭;也是照亮黑夜的烟火,响彻周边的炮仗;是包含美好寓意的压岁钱,走亲访友的热切问候;也是熙熙攘攘的春运大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更是饭后齐聚看春晚,洋溢欢声笑语的大团圆。这年味,一直不曾改变。
从小到大,临近春节总是最激动且兴奋的日子,倒数着还有多少天就是腊月二十五——“入年架”的日子,年的序幕也将逐渐拉开。而春节的到来,各家各户都按照传统习俗做好过节准备,宰鸡鸭蒸甜粄、贴春联挂灯笼,扫尘办年货置新衣……到了除夕,奔波一年的外地游子也终于回家团聚,享受家的热闹与温暖。大家穿好新衣,围坐在满桌热乎的年夜饭前,互道吉利话,用红包传递美好寓意,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畅谈新一年的展望,诉说着团圆幸福的味道。而观看那必备的春晚节目,伴随零点倒计时的“过年好”与鞭炮声,以及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都让这个年味更加浓郁。而后的初一大拜年、初二初三回娘家、初四拜灶神、初五迎财神和初六送穷日,传统习俗的相伴也是春节独一无二的味道。并且,年味还是假期结束后即将离家来自家人的不舍,返程开始的话题离不开的——“有一种爱,是妈妈觉得后备箱还可以塞” ,那里装满了沉甸甸的爱,溢出了浓浓的年味。而这年味,更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下得以传承。
这就是我的眼中的年味,是欢乐团圆且幸福温暖的味道。
可是到现在,很多人感觉,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不缺吃穿、手工春联被机器生产替代、燃放爆竹区域的不断扩大……对过年的期待值也在不断下降。其实,年味依旧,只是我们心态变了。你看那些孩童,特别是去到农村地方你会发现,他们依然如我们小时候般憧憬过年。当初我们是享受年味的主角,现在成了营造年味的配角。
一方面,成长后的我们,被现代生活的压力所迫,活得太累,走得太快,追求快速与省事,忽略了某些仪式感和必经的过程。正如过年的传统菜色,免不了一番功夫才能沉淀最好的美味:经过多道加工的娘酒更加醇香、有充足阳光晾晒的腊肉更加入味、用泥煲熬出来的汤更加浓郁。而一桌年菜,不仅包含丰富的食物,还要有时间和心意的加持,才会更显年味。不如在传统的过年多些讲究,重拾所谓的仪式感。这仪式感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一种信仰,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力量,包含着敬畏、礼仪,给平常生活赋予更多的意义,展现对新年美好的祈愿。

邓嘉欣

优秀奖

主题征文

知否知否,年味永恒

评审人:廖超衍

老师评语:春节是维系亲情、传承文化的重要元素。但春节的仪式感也渐渐忽略了。结尾部分立意有深度,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年味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摇一摇、抢红包、集五福、微信拜年……虽然与传统习俗有点不搭,但这是新时代习俗的体现,带有时代的印记。春节年味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探寻年味、品味年味的同时也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引用冯翼才的一段话“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富,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年味也在不断更新,但精神内核并未改变,将“年”的新方式、新载体与传统习俗文化相结合,不断传承发扬,年味便一直永恒。
年味是爱,是传承,像窖藏的美酒,历久弥香,代代相传,永不褪色。知否,知否,年味永恒。

主题征文

记 忆 中 的 年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穿新衣、吃年饭、收压岁......无不让人期盼,随着年岁渐长,许是心境不同了,对于过年渐渐如例行公事般没了特别的感觉,但是过年在我心里仍是有着虽尘封已久却从不曾忘却的记忆。
年少时,我随父母在县城上学,家里向来颇具传统观念,春节是必回乡下老家过的,开始放寒假,我便随着祖父母回乡下去了。乡下老家的年大概从腊月二十三、四的“扫屋”就开始了,“扫屋”又叫“扫尘”,习俗古已有之,《吕氏春秋》中有记载,在尧舜时代民间就有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到这时,家家户户忙着洒扫六闾庭院、拆洗蚊帐被褥,连箩筐家具锅碗瓢盆都洗涮一遍,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乡下小孩早当家,三三两两相约着扛着桌凳、端着锅碗来到村里的小溪边,顺手抓一把禾秆,挖一把细沙,就是天然无污染的洗涤用品,嬉笑打闹间便完成洗涮任务,看着擦得洁净如新的桌凳、锅碗在太阳底下晾晒着,闪亮闪亮的,一丝丝年味也开始晒出来了。
到了腊月二十五,俗称“入年架”了,这时候是乡下妇女们最忙碌的时候了,大家开始忙着蒸粄,客家人喜欢吃粄,种类繁多,在我们乡下过年主要是蒸碗子粄(有些地方叫发粄、酵粄)、甜粄。祖母也不例外,一大早将磨好的米浆加入提前发酵好的酵种、再加入煮好的红糖水开始搅拌,搅拌的时间和力度是很讲究的,关系到最后蒸出来的粄的形状是否好看,搅拌到米浆冒出了小泡泡,再把米浆舀到瓷杯里,就准备上锅了,乡下蒸粄用的是土灶大锅,柴火要蒸好几个钟,乖巧的我总是帮着祖母架柴看火,虽是寒冷的冬天,坐在灶空前边烤火边闻着锅里逐渐飘散出来的粄香味,却是有着温暖如春的感觉。要出锅啦,祖母拎开锅盖,待锅面的蒸汽散开,看见每个瓷杯里的粄面都膨胀开裂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祖母就会开心地说:会笑,会笑,太好了。 “笑”是碗子粄的核心精髓内容,它的“笑”预兆着来年合家过上平安顺利、笑口常开的美好日子,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乡下民风淳朴,虽然那时候物质不丰富,人情味却浓厚,粄刚出锅,祖母都会让我先给左邻右舍送几个尝尝,邻里之间你来我往,互相分享自己的喜悦,望着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飘出了愈见愈浓的年味。
年前的那几天,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帮着祖父写挥春。祖父是村里颇负盛名的老秀才,诗词楹联作的很好,毛笔书法也颇有功底,退休后回村里居住,平日里村里或谁家有什么喜事大事,大都请他写帖子、贺联,祖父为人谦和,总是有求必应。每逢过年,便是他最忙的时候,找祖父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乡邻们三三两两夹了张红纸来到我们家,给祖父递上一根烟,说上两句好话,放下红纸就走了。祖父开始裁纸、叠格、写字,我在旁边研墨、拉纸、晾干,收好再分发给乡邻,碰上几户家里条件差的乡亲,没买着红纸欲言又止找上门,祖父总是二话不说让我拿出家里备着的红纸张罗着帮他们写好带回家。祖父常说,帮人不要图回报,乡亲们满意了就好,潜移默化中我明了何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祖父写春联一直要写到大年三十,最后一家的对联,必是我们自家的,写完贴在大门口,飘逸着墨香的红对联,配上红彤彤的大灯笼,原来这才是过年方有的味道。
……

黄雯

优秀奖

主题征文

老师评语:文章注重突出春节的文化内涵,也表明对“春联”这一文化习俗的衰落,反映了传统文化被我们淡忘的感伤,结尾笔锋一转,对团聚的难得或许是一种安慰,但作者应认识到“文化”才是延续一个节日的生命力。

评审人:廖超衍

主题征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代发展了,年味却是淡了,现在每天大街上到处可见卖各类粄的小商贩,现代科技也可以印刷出各式各样的挥春,但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我记忆中的年味也随着祖父母的离去而封存了起来。直到那天,年幼的儿子数着挂历雀跃地对我说:“要过年了,外公、外婆他们要从广州回来了,团圆喽!”突然意识到,其实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过大年,什么形式都不重要,最在乎的不就是那一刻家人们可以欢聚一堂,共享天伦吗?国泰民安,阖家团圆才是最根本的年味,不觉间对过年又有了几分的欣喜和期待。

年三十晚,年夜饭前,父亲总是会说:“吃过娘酒鸡,才算真正大了一岁”,我总是撇着嘴不信,但在娘酒鸡上桌时,却忍不住痛快地吃上一碗。其实在我心里,父亲的话早已成了烙印。是啊,不吃娘酒鸡便不算过年。
年夜饭里,除了必不可少的娘酒鸡,还有经典的炖肉。在那栋老房子里,厨房还有老式灶头,做菜需要烧柴火。约莫年二十六、二十七的中午一点,奶奶便会在那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铁锅里烹饪她的拿手好菜——炖肉。而我作为她众多子孙中最馋的那一个,每到那天中午会甘愿舍弃午觉,去厨房帮奶奶烧柴火。油、冬笋、墨鱼干、香菇、大块的肉,锅铲与铁锅碰撞的金属声,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柴火声,在一阵咕咚咕咚的吞咽声后,炖肉出锅了。奶奶会先盛上一碗给我,作为帮忙烧柴火的奖励。我非常喜欢这个奖励。
娘酒鸡、炖肉,是我舌尖尝到的年味。
在那栋老房子里,客厅有一面墙,墙的上方悬挂着四块大的玻璃镜框,镜框里放满了老照片。有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游客照,有爸爸妈妈的生活照,有叔叔婶婶的结婚照,还有我们的成长照。每逢过年团聚时,我们一众小辈约好似的,总有一个时间点驻足在老照片前,任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幕幕掠过眼前,而后乐此不疲地打趣,互相揭穿彼此年幼时的调皮事,并美其名曰“忆青春”。
老房子呈“一”字型,共两层。二楼有四间房,从右至左分别是楼梯间、大伯房间、父亲房间、三叔房间。父辈们成家后,他们的房间便顺理成章成了我们的房间。除了长青节目“忆青春”外,我们一众小辈每逢过年必上演的节目还有一个——抢"利是钱"。此“利是钱”非压岁钱,而是春联中的四字晖春。逢年二十九上午9点,父亲会在老房子的天井中央放一块方桌,桌上有细小的枝条,一罐浆糊,和一堆春联。我们蜂涌而上,只为将心仪的‘利是钱’贴在自家房间门上。每年最抢手的是‘恭喜发财’,其次是‘心想事成’。我们的争抢很文明,不暴力但也绝不谦让,只靠眼尖和手快。心仪的‘利是钱’到手后立刻用枝条沾上浆糊,涂抹其上沿部分,而后兴冲冲地上楼,庄重地把它贴到自家房间的门框上,仔细居中后欣赏一番,嘴角展露笑意,仿佛新的一年已得偿所愿。这些老照片和晖春上耀眼的红,是我眼睛看到的年味。
由于过年一家人聚得齐些,家里一贯选择年初七左右不过两天的时候祭祖。每到祭祖的日子,爷爷奶奶卯时便会在天井里杀鸡,老房子隔音不好,我们也会被吵醒陆续起身。扎推起床,免不了争着打井水,争着洗漱,喧闹声在此刻竟有些悦耳。女人们准备祭祀用品,男人们准备锄头、镰刀。慌忙的日子里,倒也分工明确,效率极高,准备就绪便动身上山了。山路上有人家养了条凶狠的狗,每每路过心慌不已,母亲总是及时地把我护在身后,嘴上还不忘和那吠声激昂的狗商量:“别那么凶,我们不伤你,快快回屋待着”。摆祭品,上香,求祖先庇佑,烧纸钱,而后便是让整座山都高声和着的鞭炮声。那一串串鞭炮发出的响声,是我耳朵听到的年味。

年味

赖文雅

优秀奖

主题征文

评审人:廖超衍

老师评语:该篇回忆了春节家人相聚老屋的欢乐情形,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寄托了对先人的哀思。“老屋”象征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阵地,寓意深刻。

心里感受到的年味,是团聚的温馨。奶奶走得很突然。在她意识到即将不久于人世时,她曾跟爷爷提起,“这一辈子,儿女子孙都很孝顺,知足了。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俩一石一瓦辛辛苦苦砌起的房子,如今却没人愿意住了”。奶奶,请您别遗憾,因为那栋老房子,承载了您膝下所有子子孙孙关于年味的记忆啊!今年,我们还会回老房子团聚,当爆竹声响,您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主题征文

记忆中的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转眼又到了年关,整个县城又热闹了起来,大街上瞬间挤满了如潮的人流,年的味道渐渐浓了起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儿时记忆中的年味缓缓盛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
记忆中,过年是最让人期待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欢欢喜喜穿上新衣到处蹦蹦跳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忙忙碌碌准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看春晚,爆竹腾空绽放五彩缤纷的烟花。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那份年的味道,现在想来,依然让人回味无穷。
小的时候,一进入小年,身为中学教师的爷爷就开始张罗着写家里的春联。那时候爷爷写的春联可是在村子里出了名的,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托爷爷写春联,爷爷也因此补贴了不少家用,一直到后来,爷爷不慎摔倒,行动困难后,家里才开始买春联。
后来,我曾经问过爷爷写毛笔字的原因,爷爷说,以前家里穷,那时要赡养老人,抚养小孩,奶奶又没有工作,只靠爷爷微博的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于是,爷爷就想到自己擅长的毛笔字,从此慢慢地声名远扬。
写春联前需要裁红纸、磨墨,每当这时,我都会呼啦啦地跑过去,用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帮着折纸、、磨墨,看着爷爷只用手指丈量,再折几折,用小刀一割,就将一张大红纸裁出不少张写上下联、横批的纸;看着手下的墨汁越磨越多,好似源源不断的泉水般,心里面举得无比的神奇。
写春联时,爷爷总会用手拂过纸张,凝神静气地在心里思索,然后才端端正正开始书写,看着一个个大字从爷爷笔下流出,铿锵有力、行云流水,趴在旁边的我总会趁着爷爷停笔时,偷偷地学着爷爷的样子,提起毛笔,蘸下墨汁,在砚台里虚划几下,就好像这样能学会写毛笔字一样。爷爷看到后,就会抓着我的手教我写毛笔字,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字,该从哪里起笔,如何轻重用力,那时的我虽然不太懂,依然努力跟着爷爷的手去写,虽然歪歪扭扭,但让小小的我充满了成就感。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个熏陶,自那以后,年少的我喜欢上通过春联识字,经常会跑去别人家门前看春联学字。因着爷爷的影响,当时我的心里还存了一个愿望,希望长大后,能和爷爷一样拥有一手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但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心渐渐地去往了其他的方向,无意中忘却了这一愿望,直到几年前,爷爷去世,才暮然回想起年少时的心愿,却已经悔之晚矣。

连乐

优秀奖

主题征文

老师评语:春联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文章通过描写爷爷挥春这一情节,表达对手写春联渐逝的惋惜之情,实际上隐含着对传统文化被淡忘的伤感,以及强调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唿唤。

评审人:廖超衍

主题征文

走在街上,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卖春联的摊子,不经意间感慨同样是红红的春联,却已经无法找回往日那浓浓的年味了。以前的春联大都是手书的,内容多为祈求老人福寿安康,年轻人茁壮成长,家庭和睦平安,盼望庄稼五谷丰登之类的,蕴含着人们殷殷的期许。现在的春联却多是印刷的,内容大都是盼望发财日进斗金的,越来越趋向单调雷同,给人一种攀比炫富的感觉。
突然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似乎都已远去,再没有曾经的期盼与渴望,没有了曾经的欣喜与快乐。但儿时的年味,在岁月的流逝中,依旧深深地烙在脑海里,飘在记忆中。终究让我们懂得,令我们难忘的其实是儿时纯真的岁月,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天真时光!

诗词三首

睁开惺忪的睡眼
明晃晃的春光挂在窗前
一瞬间
沧桑拖着寒冬而去
歌声荡漾春光而来
大师的手笔随意一挥
斑驳的老树便青翠欲滴
林间的鸟语便婉转流泻
花红柳绿
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
鸟鸣虫吟
是一首沁人心脾的抒情诗
隐隐约约,飘飘忽忽
如烟如雾,似梦似幻
春天的幼芽
探出了头
点绿了漫山遍野
芳草之上,牛蹄的轻悠耐人寻味
碧蓝苍穹,飞燕的呢喃春意盎然
所有的温馨
都在袅袅炊烟里轻绕弥漫

春韵

喻思敏

(注:2018年—2020年大埔县税务局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6个荣誉称号。)

诗词三首

文明花开结硕果

余永昌

大埔税务三春秋,
创建文明树一流。
同心同德齐努力,
六项荣誉一揽收。

(退休干部)

所有的柔情
都在熠熠双眸中脉脉传递。
荷锄而立的农夫
浣衣洗菜的少女
口衔叶笛的牧童
追蝶嬉戏的幼儿
春天在他们的心头
是一首欢快嘹亮的抒情诗
三月的花朵坠满人间所有的枝头
每一朵花的姿势,都是一种欣喜
初春的小雨落满经年的记忆
雨声滴答滴答地跳动着
从远方带来了春的旋律
五彩斑斓的风筝装点了理想的天空
人们的憧憬
在晨光晚霞里静静地绽放
在这亮丽的季节
万物生灵
都有了新的驻点
在它的世界里焕发着勃勃生机

南域瓷乡探史深,
始于元末盛明清。
青花如玉是国粹,
似纸薄胎贵若金。
成果频频科研出,
创新改革见精神。
万千瓷艺相争秀,
感慨曾经陶瓷人。

主题征文

瓷 乡 行 感 怀

黄演森

(黄雯父亲)

过完了这个春节假期,我才终于走进影院,看完了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大的黑马——《你好,李焕英》。截止目前,该电影票房已突破53亿,暂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好剧本铸就好口碑造就高票房,贾玲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有笑有泪,温暖而又有力量,用真挚的情感跑赢了春节档的所有电影。
这是一部改编自贾玲2016年原创小品的电影,讲述的是贾玲饰演的贾晓玲意外回到20年前,与正值青春年华的母亲李焕英做朋友的故事。“不是我穿越回去让妈妈高兴,而是妈妈穿越回去又爱了我一遍。”让人潸然泪下。
 “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啊?因为妈生了你啊!”
在小品里,简单的一句台词让我眼泪瞬间就绷不住了。认识年轻的母亲前,贾玲认为母亲这辈子被自己拖累,没能让她高兴过一回。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是不是会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但是最后母亲还是选择了老路,不是因为那个男人多好,而是不愿错过自己的孩子罢了。所幸,从小到大都成长为让父母骄傲的乖孩子。母亲也一直说,有我两个小宝贝,吃再多苦也愿意。妈,谢谢您,成为我的母亲!
“我的孩子,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
孩子们总想,长大了有出息给妈妈最好的;而妈妈却想着,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就好。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来自内心最简单却又最深的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是全天下母亲的希冀。但是母亲盼你出人头地,不过是期望着未来离开了她的庇护,你能让她放心、安心,生活得好便足矣。像我弟打小就不爱学习,妈妈会督促会着急但是不会想着强迫,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幸福快乐长大,不走偏路歪路就好。这是她从小到大的教育方针,也是她最朴实真挚的愿望。

HI,MOM

杂文随笔

邓嘉欣

——《你好,李焕英》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也曾是个花季少女。”
电影片尾字幕里的这句话,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泪点。很多女性在成为母亲后,常常忘却自己,但我们也习惯了她的付出、她的忘我。打我们有记忆起,妈妈就是妈妈。在我们眼里,妈妈无所不能,饿了、渴了、累了……第一反应都是喊出那句“妈”。不是那些淡黄的老照片还印刻着母亲年轻的模样,我们都会不自觉忘却,她是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但她,还是她自己,也曾是个花季少女。只是后来,他们成为了母亲,披上了铠甲,变成了英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这句话,大概是对“妈妈”两个词最好的解释。韩剧《请回答1988》第五集里,讲述的就是凤凰堂胡同三位妈妈的故事。不管是温柔机智的德善妈妈,还是坚强爱笑的善宇妈妈,亦或是我们的豹子夫人——又酷又有趣的狗焕妈妈,不同母亲的故事一样戳动着我们的心。“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妈妈都在一直爱着我们。所以当贾晓玲从天上掉下来,李焕英下意识喊了一句“我宝”后,就飞身去接,让多少人泪奔。电影最后埋好的反转——“双穿越”的设定,也让无私的“母爱”进一步升级。我们都以为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想象中的更爱我们。
看完这部电影,除了感恩妈妈、除了歌颂母爱无私伟大,还需要有一些不同的思考,比如不要忘记妈妈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比如正视女性选择成为母亲的牺牲。如果“我爱你”三个字太难说出口,那便多花时间陪伴她。好好珍惜身边人,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你的遗憾。

观后有感

杂文随笔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3、4岁时外公、外婆就相继离世,与弟妹三人相依为命,直到十九岁才嫁给父亲。
母亲36岁就开始了接生生涯,一直到80多岁。在这几十年,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晴朗天气,还是刮风下雨;不管是本村,还是外地,只要有人叫她接生,她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俗话说:女人生小孩就是从鬼门关走一次。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母亲打开门一看,是叫母亲去接生的,她连忙穿上衣服,戴上雨衣,拿起箱子,二话不说,直奔孕妇家,不巧的是这个产妇因难产导致婴儿窒息,不会哭啼,母亲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嘴巴对着婴儿的嘴,进行人工呼吸,使婴儿转危为安,叫出人生中的第一声。据不完全统计,经母亲抢救的婴儿有20多个。母亲不但接生技术好,而且对产妇特别细心照料,经常隔三差五地到产妇家照看产妇和婴儿的身体状况,有时连续几天都住在产妇家,为产妇洗涤衣物,成了产妇的“临时家娘”。遇到困难家庭时,还分文不收接生费,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无不称赞母亲是产妇婴儿的救星,是产妇的贴心人。
我们村地域原是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玉米、番薯等,粮食不能自给,自古有“有女莫嫁黎家坪,番薯芋头压 (客家话是吃不完的意思) 不赢”之说。因母亲勤劳厚道,犁耙辘轴等农活样样在行,村里人都夸她是“好把式”,50多岁仍被选为生产队长。她每天早出晚归,不辞劳苦,任劳任怨,脏活累活带头干,从没有发过脾气,也从没有跟村里人吵过架、红过脸,带领全队社员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女生产队长。她一生与人为善,乐

黄伟越

母 亲

母亲一生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不会像程氏教苏轼那样教我,也没有“岳母刺字”那样的情怀,但她“爱子心无尽”。她生我的时候已是四十六岁的中年妇女,而且还是母亲自己接生的,经历了常人没有的艰辛。她含辛茹苦,用那慈爱和温情呵护我、哺育我成长。记得在我3岁的那年夏天,我还没有灶台高,因好奇走到灶台前,抬起右手就把放在灶台准备蒸饭的饭钵搬倒,饭钵里烧开的热水即刻洒落在我的胸膛,整个胸膛冒泡,烧伤十分严重,母亲看到十分心疼,到处为我寻医问药,悉心照料,使我很快伤愈。在我幼小时候,母亲常常把产妇给她吃的鸡头,自己舍不得吃,用手巾包着带给我吃,那种混入“风脐散”(一种消毒药粉)的特殊味道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无法忘记,让我弱小的“水尾田”有了现在强健的体魄。
《诗经》里一首古老的诗说道:“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母亲去世时已是九十五岁,也算是龟年鹤寿,虽然她老人家走出我的视线已十周年了,但我心里时时会涌起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她那种勤劳俭朴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时刻鞭策我踏实做事,诚实做人。

于助人,碰到村里有人生病,手头拮据时,母亲会主动借钱给他,日子久了,人家忘记了,她也无所谓。有一次,母亲看到大门外站着一个流浪汉,立即盛一碗粥给他吃,并拿几条番薯塞到他的口袋里。母亲常常对我说:遇到别人有困难时,要尽力地帮助,多做好事、善事。

杂文随笔

我家里的阳台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儿,有高贵的百合花,有漂亮的牡丹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株耀眼的向日葵。
向日葵的花瓣是金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那耀眼的花瓣显得更加美丽了。向日葵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了出来,给我们欣赏。那金黄金黄的花瓣明亮地照耀着我们,似乎每一片花瓣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这美丽的向日葵显得更加漂亮,更加金黄。
早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向日葵昂起那美丽娇艳的脸庞,笑咪咪地说:“太阳公公,早上好”。
中午,太阳升到天空中,向日葵也随着调整它的身姿,穷追不舍。好像在说:“太阳公公,您等等我”。
这就是我们家美丽的向日葵。

向日葵

林思雨

(郭美华女儿 小学三年级)

新人心语

大家好!我叫张美婷,1996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2019年毕业于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会计学专业。虽然在梅城长大,但因为小时候的节假日大多是跟在大埔的堂哥堂姐们度过的,所以我对大埔有着一股熟悉的亲切感,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埔县税务局,也很幸运成功加入了我们温暖有爱的税务大家庭。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喜欢交朋友,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时,我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待工作能够认真负责,遇到问题会及时寻求帮助,也能够协调好团队内部的各项任务,与团队成员互帮互助。

编者按:2020年11月,大埔县税务局迎来了2名新入伍公务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走进“新人心语”栏目,认识刚加入大埔税务大家庭的张美婷、梁梓林同志。

在校期间,我的学习成绩尚可,四个学年度均有获得奖学金。在不影响自身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我自学并通过了快从、银从、证从的资格考试,还获得了会计初级证书以及MS Office计算机二级证书。此外,我还加入了社工社团的手语部,学习了简单的手语并多次参与社团举办的手语歌表演。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总结起来也很简单,统称DIY(包括烘焙、编织、十字绣、手工等)。我享受的是制作过程中内心的那一份平静,是家人享受美食时的那一份满足,是朋友收到礼物时的那一份喜悦。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听歌、看电影等等,闲暇时还会运动运动。
不知不觉间,我加入大埔税务局已经近4个月了。刚入职的时候,我被分配在第一分局工作。在大厅,我学习了很多业务知识,如发票的开具与作废、社保的增员与减员、税费的申报与缴纳等,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在工作2个月后,我被分配到了湖寮分局工作。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与大厅截然不同的工作任务,成为了分局的资料员,对接各大业务股室。虽然目前尚未完全上手,对各项工作的了解也还不够深入,但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竭尽全力,刻苦钻研,争取尽快熟悉并掌握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流程,早日成为一名精明强干的国家公职人员。

新人心语

我叫梁梓林,1997年生于广东梅州,2020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有幸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大埔税务系统的一员。
2016年通过高考我考入了暨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珠海校区度过了我的四年时光。珠海校区位于板障山下,日月湖边,面积不大,环境清幽,她的气质和我的性格一样内敛安静,或许也是这幽静的氛围涵养了我平和的性格。在学校综合培养的方针下,我也学习了基础会计和税务会计,掌握了一些税务的基础知识。我们的学院长在上课时对我们说:“法律上规定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

来到大埔税务三个月,我先是在一分局的办税服务厅学习前台业务,引导前来办税的纳税人进行预约取号,帮助纳税人代开发票,发票发放等等。在办税服务厅,我接触到的更多是税务工作服务性的一面。后被安排到茶阳分局,担任税收管理员工作,而在这里,我接触到了税务系统作为执法机关的一面,例如票种核定、催报催缴、行政处罚裁量等。接触的业务越多,越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幸好大埔税务有着一批亲切友好的领导和同事,耐心指导我的工作和业务,帮助我在新环境下不知所措的我更快地进入角色,让我感受到大埔和大埔税务的浓浓温情。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学好税收和法律知识,以敬业爱岗的态度做好税收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工作者。

无偿性,这其实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只从法律上做了规定。国家通过税收形成财政收入,再用于基建修路、医疗和教育等公共事业,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每个公民都享受税收的回报。”他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进入税务系统后,在看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第一时间便理解了其中的内涵。

书画天地

《厚德载物》—李宁彬

《宁静致远》—刘俊炜16岁(家长:刘万兴)

书画天地

《大唐》—蓝舒婷

《千字文(节选)》—刘鸣14岁(家长:赖雾娟)

书画天地

《枫桥夜柏》—罗凯阳(家长:肖碧芬)

《水彩小景》—张辉

书画天地

《雪》—黄婧

《水粉静物》—赖罗春
(家属:张辉)

书画天地

《吉他》—罗子毅10岁(家长:罗珂)

《开往秋天的列车》—郭昊然9岁(家长:黄雯)

光影世界

《春临北塘》—何小康

《晨运》—杨彩霞

《日照金山》—张智浩

《花萼精灵》-—刘锋

光影世界

《浇灌春天》—何小康

《瑞龙闹春》—张洪德

《写春联》—刘淑伟

光影世界

《丰收仔狮舞》—杨彩霞

《红军街》—范吉琦

《惊涛拍岸》—饶桂莲

《今日西岩村》—张智浩

光影世界

《和春天合个影》—张洪德

《牧羊图》—赖雾娟

《渔舟唱晚》—邓嘉欣

《泮坑冬景》—李思诗

访

让军人本色为“税月”添彩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在晶莹剔透的阳光下,伴随着一声声庄严而嘹亮的国歌声,他穿着湛蓝的税服,扬着挺拔的身姿,迈着铿锵的步伐,握着五星红旗向我们缓缓走来,在大埔县税务局每一次升旗仪式上他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都是大家瞩目的焦点,这便是一位军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动人魅力。
赖杨,男,1979年11月出生,汉族,广东廉江人,重庆工学院本科学历,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6月-2003年7月在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轮训队任职,2004年1月-2017年8月在梅州市边防检查站任职,2017年12月到税务系统参加工作,现任财务股股长,二级主办。“昔日从戎创业绩,今为税收谱新篇”,他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换上税务蓝的税服,在税务大家庭里,他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任务,放下军人的荣誉,放下过去的功勋,拿出甘当学生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豪气,重新站在税务事业的起点,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喻思敏

人物专访

1.小编:“军人”这个身份在你的生命中承载着怎样的角色,为何想去当兵?

——记国家税务总局大埔县税务局财务股股长 赖杨

人物专访

从业务基础知识和税收政策法规到系统实际操作和日常工作要点,一项一项地学、一件一件地干,刚来到茶阳分局没几天我便尽快适应新环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需要,虚心向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请教相关的业务知识,为了让自己尽快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我通常要利用中午、晚上、节假日的时间给自己“补课”,尽可能抓住每一刻的空闲时间学习业务知识、理论知识和系统操作知识。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熟悉和掌握新岗位上的新工作。很快我便掌握了分局的绝大多数涉税业务,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只有掌握了这些业务知识,才能谈得上为纳税人服务,我也希望自己能尽快有能力为纳税人服务。

有人说过:“人当了一回兵,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即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也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军人”这段历程对我而言是弥足珍贵的,首先它圆了我儿时的梦想,更重要的还是,在这15年军旅生活的淬炼中,我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积极的心态、至深的友谊、奉献的担当、牺牲的勇气……,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军人”带给我的最慷慨的给予。
我打小就很喜欢看军人穿军装的样子 ,那时看着电视里一个个解放军穿着军装显得格外威武挺拔,特别帅气,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儿时便立下了要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有人问我为什么想当兵,我便天真地说出:“我想穿上帅气的军装!”现在再有人问起我为什么想当兵,我大概会说:“我想成为一名铁骨铮铮的中国男儿,守护我的国家!”
2.小编:从部队转业到税务部门会觉得工作压力大吗?你是如何让自己尽快适应新角色的?
2017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原大埔县地税局茶阳分局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份全新的工作,全新的岗位也是一个新的开始。税务部门一个业务性很强的单位,而我就像一张“白纸”一片空白,初到茶阳分局,作为税收管理员的我有点千头万绪,琐碎的业务工作以及业务水平的不足让我深觉要做好此项工作的不易。当时我想,适应岗位的调整必然是要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的,我要把这当成时我工作生涯中的景观台和个人成长的加油站,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老同志在我的税务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到茶阳分局,我是这里最年轻的税务干部,也正是有了老同志的帮助和关心,我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学到更多的业务知识 。
在部队里我们时常说:把“小我”融入“大我”,最终达到“无我”。在与他们相处过程中,我也用实际行动既当好老干部们的“学生”又当好他们的“朋友”。在工作当中,我始终秉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学习老同志身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在几十年税收事业奋斗中的宝贵经验和工作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生活中,我也尽可能地多与老同志一起开展活动、一起交流,多关心老干部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做好老干部们的“贴心人”和“小助手”。久而久之就很自然地与大家打成一片了。

3.小编:在税务的各个工作岗位上,你与老同志共事的时间比较长,你是如何去融入他们的呢?

4.小编:一直处在业务工作岗位的你突然转换为财务工作岗位,你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战胜的呢?
    得知自己要负责财务股工作时,我内心还是有些忐忑,我感觉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业务知识的不熟。我的财务知识可以说是“零基础”,这意味着所有的工作将要从头开始了。在忐忑的同时我也认识到,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不能辜负。我要拿出在部队里艰苦奋斗、奋发有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工作的分分秒秒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领导关心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我也尽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财务工作是非常琐碎的,需要耐心和恒心去做好,这倒与我在部队的生活有些相通,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好一件事情,我也相信接下来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能把财务工作做好。

人物专访

6.小编: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我比较喜欢跑步、打兵乓球、看书,这些也都是我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下班后没有其他的事情时,我都会去运动一下,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释放下压力,让自己第二天有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平时有空我也喜欢看书,我比较喜欢安静的氛围,看书能让自己沉浸在这种氛围当中,是一种享受。

5.小编:你与家人平时长期处于梅州、大埔两地分开的状态,你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呢?
像我这种情况,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我对家人的爱。对我而言,工作和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生活中我尽可能的把家庭当做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成家庭来热爱,有机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我会尽可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陪伴家人,多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共同建立起和睦而又温馨的家庭氛围。
当然也有工作忙起来周末或者节假日也没法回家陪伴家人的情况,在这方面家人对我更多的是理解、支持和鼓励。印象最深刻的是国税、地税机构改革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我连续好几个星期的周末都没有回家,那段时间儿子和女儿每天早上上学前都吵着哭着要找爸爸,妈妈只能告诉孩子,爸爸出远门给他们买礼物去了,哄着孩子去上学。妻子的支持让我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

大埔风情

中州古乐的活化石”——大埔广东汉乐

管佳容 曾悠 整理

扬琴弹奏的每一个音符,经过头弦高昂而哀婉旋律的连贯,仿佛把古代的历史一幕幕呈现在眼前。一曲汉乐《怀古》,表现客家人酹过黄河、跨越长江,走中州古道,过吴楚绿原,一步步往南迁徙客居他乡,而又对故土和祖先充满崇敬和思念的意蕴。
汉乐是一种根植于粤东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曾有中州音乐、中州古韵、国乐、外江弦、汉调音乐等称谓,1962年广东省“羊城音乐花会”期间,定名为:广东汉乐。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2006年6月8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大埔广东汉乐跃然纸上。2009年,大埔县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汉乐之乡”。

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而流长,相传它是从晋安帝至宋亡前后的漫长时期随着中原汉人多次南迁迁而流传到我国东南一带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古朴典雅

的独特风格,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以往,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边远的山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有着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和艺术,因此,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华的汉乐亦成为了客家人喜爱的、家喻户晓的音乐形式。如今,这种承袭了中原古乐遗风又极富岭南风韵的汉乐又随着客家人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客家人不管祖籍在国内哪个省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视古朴优雅的汉乐声。

经收集整理,目前有谱可查的汉乐共有791首(套),包括了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民间大锣鼓、八音锣鼓和庙堂音乐五大类别,其中丝弦音乐占531首。演奏用的乐器分丝弦为主的文乐和打击乐为主的武乐两大类,涉及29种乐器。汉乐作为古老而又独具艺术特色的音乐形式,其乐曲的来源大概有几点:中原宫廷音乐,如《大乐》、《南进宫》、《北进宫》;由唐宋词承袭演变而来,如《浪淘沙》、《昭君怨》、《迎仙客》等。还有由古琴曲、元曲、戏剧曲牌等演变的。乐曲的标题和主题也各具特点,如《翠子登潭》以扬琴的轮音和提胡的滑音等丝弦的演奏,表达翠鸟在江潭上凌空直下潜入水中捕鱼而怡然自得的生动画境。《出水莲》以古筝曲折与径直、重拽与轻揉、断开与连续、平正与奇变等手法表达莲花之清幽高洁。汉乐得以从1600年前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流传至今,其在史学、民俗、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学术、艺术、历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1962年,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上,罗九香、罗琏等大埔县汉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五场音乐会专场,受到观众、音乐界和媒体的赞誉。省委宣传部为特别为“广东汉乐代表队”召开座谈会,来自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的领导和著名音乐人士一致认为,广东汉乐历史悠久、古朴优美、典雅大方,可称“岭南一支花”。为培育这支花,省主管部门即席批准在广州音专开设“汉乐班”。广东汉乐开始为逐渐海内外观众所认识和喜爱。
现在,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客家汉乐在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华人中间广为流传。客家汉乐和粤乐、潮州音乐被称为岭南三大乐种,各以其自身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特殊风采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享誉中外。

大埔风情

编者按:上期“知识问答”刊登了五道题目,我们从参与竞猜正确的同事中,共抽出30名幸运儿,他们分别是(按照抽奖顺序排名)

以上读者获得由编辑部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上期参考答案: 1.“十四五”、2035    2.A     3.C     4.B  5.ABC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 )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勉励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其中“三牛”不包括( )。

4.素有“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作品是( )

5.下列土地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的有( )。

A.城市中属于国有企业的土地         B.农村中属于私营企业所有的土地
C.建制镇中属于外资企业所有的土地   D.城市郊区中属于股份制企业所有的土地

A.总揽全局、科学协调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总揽全局、协调和谐     D.总揽全局、协调运转

A.孺子牛 B.拓荒牛 C.正气牛 D.老黄牛

A.白居易《长恨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杜甫《绝句》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知识问答

陈美定 刘  冰 谢春思 张  扬 唐  娜 刘雯娜 张坛香 钟看华 廖世城 李明露 李颖颖 林泰良 余芳芳 林  璇 陈伟华 曾  悠 廖娴静 邓嘉欣 连  乐 谢惠林 杨永昌 刘坚妮 林  强 谢国照 吴长冬 杨  璐 邓华生 刘翠媚 范吉琦 邓林锋

本期题目: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