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茶艺中国风画册

武夷山沭岩茶业有限公司

Wuyi SHUYAN tea INDUSTRY CO.,LTD.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主营武夷山行政产区内的高端正岩岩茶,以正岩大红袍、正岩肉桂、老枞水仙、桐木金骏眉、正山小种等武夷山独有的特级岩茶为基础,加强茶源地品质管理,优选包装,优化设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和专享的私人定制茶品礼盒。

正山小种

老枞水仙

桐木金骏眉

武夷岩茶文化

正岩大红袍

正岩肉桂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高岩峭壁上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株,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母树大红袍

典故:明朝洪武十八年,举人丁显上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腹痛难忍晕倒在地。幸被天心庙永乐禅寺的方丈救下。方丈取出陈年储藏的茶叶泡与他喝,救他一命。得救后的丁显高中状元,并被招为东床驸马。丁显回到武夷山感谢老方丈 救命之恩,方丈领他来到武夷山九龙窠,看到峭壁上长着三株茶树,芽叶肥厚枝叶繁茂。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树的茶叶治好的。状元要求采制一些献给皇上,状元带茶进京,恰巧皇后腹痛难忍卧床不起。状元立刻取出茶叶泡好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赐予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去武夷山封赏。
状元来到九龙窠,命人将皇上御赐的大红袍披到三棵茶树上以示皇恩。等掀开大红袍时茶叶泛着紫红色的光芒,茶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人们都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作大红袍,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朝廷贡茶。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武夷岩茶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独特的丹霞地貌,充满灵气,国家5A级景区。
拥有三坑两涧一窠,36峰、72洞、99岩。“三坑两涧一窠”,即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流香涧、悟源涧,以及母树大红袍所在地九龙窠。
“坑”两山之间开阔的地带,所产岩茶柔韧细腻,清长幽雅,初识平凡,愈品愈奇。
“涧”两山相夹,且伴有水流。所产岩茶初品浓郁收敛渐转清冽甘爽。
这片风水宝地赋予人民这片神奇的茶叶,这里的人们运用这片茶叶发家致富,甚至吸引来张艺谋导演延伸出《印象大红袍》,让首次来武夷山或者想了解茶的人运用这个艺术场景来认识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熠熠生辉不可替代的一页,更是使武夷山在茶道上千年流传的原因。
早在南北朝时,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元大德六年,就于九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又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之岩茶,蜚声四海。
福建省闽中山水奇秀以武夷山为第一,而武夷之魂在九曲溪,九曲溪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岩茶的优异品质。这里讲的以黄岗山等群峰为屏幛而形成的“小天地”,含温度、雨量、湿度、霜期、云雾、日照、风速、云层等,上苍造就的奇峰曲水、高山深壑,沉积风化烂石,以及良好的森林植被,等等。这就是得天独厚的“一方水土”。大自然的古生物博物馆,实则实至名归。
武夷岩茶品质优异的原因。古今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三点:优异的自然环境,传统独到的制作工艺,选用优良的品种。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古今茶文化的经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无论是世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品茶之美,美在意境。闲来独坐,沏上一杯茶,放起清闲雅乐。观杯中汤色之美,亦浓亦淡,如酽如醇;听耳中茶乐轻轻渺渺,如丝如缕。看盏中叶芽之美,若眉若花。香雾缭缭,云气袅袅。乐声渺渺。闲情逸致,细啜慢饮,悠悠回味,只觉齿颊留香,清幽扑鼻,此等意境令人心旷神怡,矜持不燥,物我两忘。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大红袍-岩茶之王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功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
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
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

正岩

正岩茶指在武夷山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正岩主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等。
正岩区的植被非常特别。因为岩石多,土层薄,高大树木很少,多为矮小乔木和灌木丛,其中有许多桂花和杜鹃;而在岩壁和溪涧边,则有许多野生四季兰和菖蒲。这一来,一年四季,空气中始终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花香,对岩茶的香型产生一定影响。

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茶韵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正岩肉桂

武夷肉桂茶是产于山岩的岩茶,为乌龙茶的上品,味甘泽而香馥郁,无绿茶之苦,无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正宗肉桂茶的外形条索匀整,色泽褐绿,油润有光泽,冲泡后的肉桂茶闻着有甜香的味道,且茶汤有着很浓的奶油、花果及桂皮的香气,所以才得名肉桂。清代蒋衡的《茶歌》中,对肉桂茶的独特品质特征有很高的评价,指出其香极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奇种天然真味好,木瓜徽酽桂徽辛,何当更续歌新谱,雨甲冰芽次第论”。武夷肉桂茶,又称玉桂茶。

特色

岩茶肉桂除了具有其它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品种香备受人们的喜爱。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味,香气久泡尤存,冲泡七次仍有余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条索匀整,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部分叶背有青蛙皮状小白点。素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之说。
岩茶肉桂茶汤的滋味虽然在醇厚度方面略逊水仙,但也同样具有甘鲜滑爽的感觉。肉桂茶初入口时会觉略带苦涩甚至辛辣,但是一般很快回甘,而且留韵长久,回味无穷。茶叶之香,也有生长环境原因。剔除焙火的火香,山骨之山场气息,肉桂特质的馥郁,综合起来说,就是霸气。好的肉桂,四五道后的汤感,霸气不减,同时纯美茶香逐渐透了出来。桂皮的辛辣,逐渐转向了桂花香,有的还会转成水蜜桃香等果香。辛锐的桂皮香通过鼻腔的分解,刺激嗅觉的信号减弱。沉于汤中的馥郁桂香,早已与你的舌头味蕾打成一片。

起源

20世纪60年代初,肉桂茶树由崇安县(即今武夷山市)茶科所自水帘洞引种于武夷天游,至80年代后期.肉桂茶园已遍布武夷山的三仰峰、马头岩、天游、双狮戏球、晒布岩、响声岩、百花庄、竹巢、九龙巢等岩峰,九曲溪畔也有种植。而今, 福建北部、中部、南部乌龙茶产区,也有大面积栽培。
肉桂茶于1982年和1986年两次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85年肉桂茶树品种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1981-1988年,省科委与武夷山市茶科所签订的肉桂茶优质丰产试验课题,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支持下,试验结果确认肉桂为优质丰产型茶树良种。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夷山市约有肉桂2.9万亩,水仙4.2万亩,肉桂约占武夷山市茶园总面积(10.35万亩)的29%,肉桂和水仙合计占武夷山市茶园总面积近70%。肉桂茶的独特品质风格与优良品种禀性、立地生态环境、农业技术、采制工艺密切相关。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金骏眉乃高档红茶中的极品,该茶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至8万颗芽尖方制成一斤金骏眉,结合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是可遇不可求之茶中极品。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香高。

桐木金骏眉

珍“金”

金骏眉特点很明显,正宗桐木关上的金骏眉,采的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纯纯的芽头。
采茶时,要使芽叶完整,不能将嫩芽紧捏,也不能放在茶篮中紧压。不然会损伤芽头的品相,甚至是对茶青的内含物质造成破坏。
外观颜色:条索以金、黄、黑色居多。整体看上去,呈现“金黄”的部分不多,条索整体以黧黑色为主。
虽说,金骏眉的名字里带了个“金”字,但它并非意味着它的外观上,金色的部分是越多越好。
如果芽头上能看到过多的“金毫”,那在大概率上,并非是桐木正山的出品。
按特定原料和工艺制作出来的金骏眉,茶香上拥有舒服的花果香,甜香、似花蜜般的清香。
闻香时能感受到明显的山花香,清新又怡神,从茶香的气息上,能看出明显的桐木高山特质。

金骏眉茶,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带领团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于2005年研制出的新品种红茶。

此茶冲泡后其汤色呈琥珀金骏眉色,具淡而甜的蜜香,品之甘甜润滑,叶底芽头挺拔、呈鲜活的古铜色。
一、金:金骏眉采用头春头芽制作,一年一采,而且只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茶树原料才可以制得正宗金骏眉的特有品质,稀贵如金,表明为一种顶级红茶,故取名“金”字;
二、骏:因其原料采摘于桐木村自然保护区内崇山峻岭之中的野生茶树,同时希望此茶能如骏马奔腾般快速推广开来,故取名“骏”字;
三、眉:传统名茶皆有“眉”名,金骏眉以茶芽这原料,茶型修长如眉,“眉”还有长久、长寿之意,故取名“眉”字;熟思贯通后取名“正山堂”金骏眉。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老枞水仙

何谓“枞”

特点

30年以上,树干上布满了青苔,这类茶也能做出轻微的枞味,在武夷山通常被称为高枞。
不经过修剪的水仙茶树,任其自然生长,树林在30-40年左右的树龄,基本也是高枞的气息。 
80年以上树龄不经过修剪的水仙茶树,方可称为老枞茶树。茶树如果在阴凉潮湿,阳光照射少的区域生长,品质更优。

老枞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 。作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四大名枞之一,与大红袍、肉桂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老枞水仙茶叶叶质绵软,养生成份丰富,老枞水仙茶汤味极浓醇且厚重,汤水顺滑又兼具有陈年茶之味。
武夷山景区天心村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逐使水仙品质更加优异,如今树冠高大叶宽而厚、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冲泡后香含兰花叶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叶底黄亮朱砂边,为武夷岩茶传统的珍品。

老枞水仙在岩茶中是一泡很高境界的茶。武夷岩茶中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之说,老枞有着普通水仙所不具备的特征,它没有惊艳的感觉,是一种隐含的韵味,顺滑而厚重的水路,醇厚耐久滋味。幽幽的香气、浓郁的茶汤,仿若无物无需吞咽的感觉,香浓而不锐、清长,顺畅的喉韵,有的则带乳香和水仙花香,薄荷冰凉感,极品老枞独特幽柔的"兰香枞韵",滋味醇厚,回甘持久。能够让人体会到朴素的自然清韵,让很多岩茶爱好者为之痴狂。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是红茶的鼻祖,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特色

茶干:条索锦绣、蜿蜒如山、略显绒毛、金黑相间;
茶汤:色泽金红、甘甜饱满、淡淡烟香、滋味醇甜;
茶底:舒展鲜活、荼韵余香、茶叶绽放、呈古铜色;
因熏制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
优质正山小种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肥壮重实,色泽乌润有光。冲泡后,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桂圆味,汤色红浓,叶底厚实,呈古铜色。

起源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武夷BOHEA,就是现在所说的武夷地名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沭岩茶业

武夷山沭岩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武夷山市武夷大道346号
联系方式:
武夷山:13857761244  洪湘玲
上    海:17717500953  谢   兵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